第四百五十一章 自制(第3/4页)

他只好点头道:“这是理所应当的事,你不用担心,我保证,咱们这个协,人事上不做变更。不过,将来这个协可能扩充成标,你老兄提拔成标统,可别说我不守信誉。”

他打了一个哈哈,那名管带却皮笑肉不笑道:“多谢协统栽培了。咱自己有多大脓水自己清楚,当个管带已经是破格,当标统,咱还不够材料,您就留着这标统另委他人吧。”

贾懋卿发现,赵冠侯对部队的掌握力度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强,不管用升官,还是用恐吓,都不足以让部队归为己用。那就只能用一个拖字决,至于解决赵冠侯,也只能缓缓而行。

到了次日清晨,山东的报馆惊讶的发现,山东巡抚、藩司、察院等衙门内,旗杆上的黄龙旗已经降下,取而代之的,则是几面从没见过的旗帜。山东巡抚衙门前,挂的是五色旗,藩司衙门挂的是一面井字旗,臬司衙门前,挂的却是一面金瓜钺斧旗。

到了济南府衙那边,旗子挂的就更为混乱,包括铁血十八星在内,若干种旗帜同时飘扬在城市上空,让百姓恍惚间以为,在一夕之间,济南被若干股势力瓜分一空。

济南的官报今天没有出,据说是报馆被控制起来,报纸印不出。民报里有一部分被漕帮的人收拾了,这几天也营业不了,少数的几家民报报馆,也都开了天窗,只说有重要消息,等待紧急排版。

到了上午九时左右,报童终于在大街上扯开脖子高喊起来“看报了看报了,山东自制,取消帝制!从此山东属于山东人,不再属于完颜氏!山东民议长敬泽公发表重要讲话,驱逐鞑虏,光复中华。”

但是此时,报纸上的内容已经无关紧要,济南的市民,已经顾不上敬泽公到底说了什么。行人停住了脚步,目光都集中在道路正中,上百名身穿劲装短打的大汉,扛着步枪,昂首阔步走在街上,在他们手中高举着写有山东自制字样的大旗。为首者,正是邹家的护院大教习,这些年轻的汉子,也大多是邹家的家丁。

济南作为省城,已经享受了多年太平日子,看到这种场面,市民心里大多有了定数,要出大乱子了。

邹氏、柳氏,孟氏……济南十家个大户家中的武装护卫,全部进入了城市,直到此时,他们才算是显示出了全部的实力。这些大户联手,动员出来的武力居然超过两千人,足足可以编两个标。

虽然武器长短不齐,部分人装备的是梭镖之类的冷兵器,但是声势已经非常可观。何况济南的仓库里存有大批轻武器,只要打开武库就可以提取军械,武装队伍,藩库里,也有大笔的白银,足以支付军饷。

第一支赶到武库的队伍,是柳家卫队的一支分队。柳氏作为山东本地豪强,地广人多,家中原本就有大批良田。等到山东修铁路,得到大笔征地补偿款的他,成了山东新崛起的大商人。手上的实力为最强,扩充的卫队人数达八百人,其中绝大多数,都参与过山东的民团操练,具备基本的军事素养。唯一欠缺的,就是装备。

毕竟以柳家的财力,想要给八百人都配备快枪,是办不到的事。其中拥有洋枪者不超过六十人,剩下的装备的都是火绳或火门枪,乃至各色火铳,更多的人,则以大刀长矛为武器。

对于武库,他们最为看重,只要掌握了武库,有了军火,就有了力量。接下来的山东势力角逐中,自己一家,就可以取得更多的权力。

可是当他们兴冲冲的来到武库门外时,等待他们的,却是一百余名武装洋兵。这些士兵构筑了街垒,防范的极是严密,在队伍里,甚至还有两门二磅火炮,令人望而生畏。

带队的柳家队长会说洋话,但是不大精,好在洋人带兵官说得一口好汉话,交流无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