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都统衙门(一)(第3/4页)

简森附和着“从商业的角度看确实如此,租界里有大批的买办、华账房,他们的工作都非常出色。安德鲁主教,也要借重华人教民的力量,才能维持教会的运转和工作。”

瓦德西对此并不质疑,这确实是事实。语言风俗等问题,都是客观障碍。让洋人去管理城市,确实有可能是有力使不上,最后反倒是把事情搞的一团糟的可能性。他不可能派出大批中国通留在津门,可一味的野蛮,如果激起更大规模的民变,即使靠军事手段可以战胜,但是前线的战机就会被延误,进展也会缓慢。

作为一名优秀的军人,他非常清楚,联军虽然强大,但是孤军深入,大金坚持的时间越长,对于联军就越不利。毕竟这个国家有着海量的人口,君主制的国家,又不需要对议会负责。如果陆续有勤王援军赶到,把联军拖入战争泥潭,则这场惩罚作战,就不好说是惩罚谁。

瓦德西曾经是普鲁士皇帝的宠臣,甚至一手导演了放逐自己恩主,导致一带铁血宰相黯然收场,乃是个重权谋而超过重军略的谋臣型武官,其所图也大。但后来失宠于皇帝,被放逐去地方统帅部队,名爵虽重,但已经无缘宫廷核心,不复往日的权柄。

这次由他担任联军统帅一职,看似风光,实则只能算是一次治安战性质的行动,瓦德西的战斗热情并不高。比起取得的战果,他更在意的是,如何快速的结束战斗,让皇帝看到自己的才干。同时尽可能多的捞取政治资本,争取早日回到柏林宫殿内面见皇帝,继续担任自己的总参谋长。

是以,对他而言,最担心的并不是战争走向,而是耗费的时间,花费的代价,以及在国际上的影响。如果由其统率的部队,师老无功,而国际影响又差,对其自身的名誉以及普皇对他的看法,都极为不利。且,简森夫人为社交名人,与瓦德西的扬基妻子也是好友,在柏林也有一定能量。如果能获得她的协助,让瓦德西早日重回柏林,这比起在金国指挥战争的利益要大出许多。

他看简森与赵冠侯同来,对于两人的关系,也有所推敲,见简森附和,便问道:“夫人,你对于津门的治安维持,有自己的打算么?”

“事实上,是赵大人有打算。”

赵冠侯指了指身上的官服,又露出来一点黄马褂“这些东西,在联军眼里无足轻重,可是对本国百姓,依旧有巨大的威慑力。这种威慑力,甚至要超过一个全副武装的步兵连队。依下官所想,现在津门应该一如过去,设立租界与华界。联军负责一部分地区的治安维持,而金人衙门,则负责其余地区的治安。一切支差,都由联军衙门照会金人衙门,本国衙门代为支应。这远比联军自己去面对百姓,效果会更好。”

“即使成立联军衙门,我想我们也会用许多中国人。”瓦德西不温不火,语气平和“事实上,现在为止,已经有很多华人,在和我们接触,愿意提供帮助。”

“没错,那些人中,教民应该占了绝大多数。可是元帅阁下,我想您一定明白,金国普通百姓,对这些教民的看法本就不好。何况现在双方都有仇恨,谁也不可能保持公正的态度处理问题。借刀杀人,报复之类的事件必然会发生,仇恨也就越积越多。如果不是之前教民的狂妄,民教之仇,不至于搞的这么严重。如果继续使用那些人来代替衙门的工作,就等于是让仇恨延续下去,为将来的变乱埋下种子。”

简森也道:“瓦德西阁下,要想保证后方物资的及时供应,除了需要鞭子和刺刀以外,也需要温和的语言,和合适的人选。如果在后方继续发生变乱,那么,谁也没有办法保证,前线的士兵,能够得到粮食和弹药。”

瓦德西点点头“你们说的,我都明白,对于维持津门治安的重要性,我也能够理解。但是,我想你们也要明白一点。联军衙门除了这些工作以外,还要负责搜捕残存飞虎团。如果任用金国官府,那么谁能保证,他们不包庇那些罪犯?我出发时,皇帝陛下曾经下过命令,必须,为克林德男爵报仇,不能放过任何飞虎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