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津门拳乱(三)(第2/4页)

别看她带的是女兵,但是雌威极盛,一声令下,女子们手中摇扇,来往走动,在赵冠侯看来,仿佛是一群人在表演着什么舞蹈。可是听她们嘴里唱的“飞虎团,红灯照,杀尽洋人皇恩报”之类的顺口溜,纷纷从背后拔出宝剑单刀,丝毫不怯于拼杀。

与之对比,反倒是对面的那些男子先退了下来,三强上前打着躬“四姑,您先别急,这事可不是我们挑的头。他们护着二毛子学生,还拿枪要打我们,这帐不能就这么算了吧。”

“打你?打你们是轻的,换了我也打。这是我们的地盘,谁允许你们在这杀人?你们再不走,可别怪我们不客气。再不然,到德成师叔那理论,看看他是向着我这个侄女,还是向着你们。”

那些拳民听她抬出张德成,不敢多口,几个人朝赵冠侯瞪了几眼,转身便走。等到这队人马去的远了,姜凤芝才吩咐道:“姐妹们,今儿个大家先不行法,回去休息,我有个熟人,聊几句再说。”

那些女子方才面容严肃,真如同仙姑一般,此时却个个都变的随便起来,朝赵冠侯上下打量,还有人在姜凤芝耳边嘀咕着什么。姜凤芝脸一红,骂着“都是群没规矩的玩意,就该让林大姑好好给你们立规矩。都走都走,谁再胡说八道,我就给她使个神通,让她生一脸麻子。”

等到把那些女子都遣散了,她才来到赵冠侯身前,表情里既是兴奋,又有些害羞。毕竟两人过去还是以同门相论,山东一行,心迹已明,这次来多半就是迎娶。饶是她胆大,这回也有点羞涩,低着头,半晌之后才问道:“你……你不是在山东么,怎么跑津门来了?还带了这么多兵。听说今个有人帮程功亭,还杀了不少人,是不是就是你干的。”

“是我,你的消息挺灵通的,怎么,不好好在北大关练功,跑这当开女拳匪来了。我……我们先回家,有什么话慢慢说。”

见他有些不悦,姜凤芝也不分辨,只是说道:“恩,咱先回家,有什么话再说。现在津门不太平,尤其你今天给程功亭帮忙,德成叔都说要跟你势不两立。在街上最好别走单,多带点人才好。咱先到太公堂,有什么话慢慢说。”

所谓的太公堂,实际就是赵冠侯在津门的那处房子,等离着房子近了,就见香烟缭绕,门首搭了高大的芦棚,里面供奉着一张姜子牙的画像,不少人在里面磕头行礼,还有人以符水下发。

在芦棚外,高挑着一杆旗,上写着“姜太公在此,众神退避”。再看芦棚里,左边放有一条铁鞭,一面杏黄小旗,右边则是一方大印,一面铜镜。

姜凤芝介绍道:“这是太公堂镇堂四宝,打神鞭、杏黄旗、翻天印、阴阳镜。”

“这印我看着眼熟,好象在哪见过。”

“那是,这就是咱津门县县太爷的官印,你能看着不眼熟么?当初他们为着洋人的事,抓我爹,进牢房里下黑手,夹棍好悬夹断了他老人家两条腿。这笔账不能就那么算了,太公堂立堂之后,我们就砸了县衙门,把官印拿过来,当了镇物。津门各路堂口里,法宝虽然各有不同,可是要论官印,也就是我们手里,有这一方。”

姜凤芝说到这里,还颇有些得意的神色,赵冠侯未置可否,只问道:“师父呢?我给他老磕个头去。”

“他啊,你碰不上。他现在是大忙人,成天不是和津门道那说公事,就是去总督衙门那要粮饷,德成叔身边,离不开我爹的辅弼。今天不知道是哪的宴席,要见他,晚上再说了。”

两人边说边走,已经过了芦棚,棚里的人,外面有些年轻人到棚里磕了头,就有人领去换衣服,领红布。还有一些缠着红布的,见到赵冠侯及他身后的兵,外加队伍里的学生,就怒目横眉的看过来,神色里分明透露着严重的敌意。只是姜凤芝雌威甚重,见她与赵冠侯这么亲热,没人敢上前来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