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巧设机关(中)(第2/4页)

另外一些送来的教学武器,也都存在这边,既是仓库,也是工坊。自然存有大批的子药,而试制炸蛋所需的洋火药,便在这里领取。

朝廷自洪杨之乱后,于军械的管控严格,仓库里存放的子药有严格定数,乃至试制炸蛋的洋药、生铁等,亦有严格的重量,领用多少,都需要签字之后,才能发放。每十日就要核准一次数量,若是有所短缺,是要人命的大事。

管仓乃是个四十几岁的小军官,生的相貌很是忠厚,他得了史季之的吩咐,不敢索取。见了赵冠侯,就连施几个礼,随后就为他发放应用物品。那名军官从仓库里面,搬出一桶火药,又带着赵冠侯去领生铁及药绳等物。边称着分量,边嘱咐着

“你可千万仔细着些,上次试制炸蛋那个,还是咱学堂的一位教习,也是懂的火器的。可是到底是出了事,不但自己被炸成了残废,给他帮手的学徒也被炸死两个。从那以后,上面也就不愿意让人再试这个,军中临阵,总是靠刀矛枪弹,这炸蛋,我看也没什么用。带在身上,一不小心自己就响了,当兵的谁敢带?”

这时金兵中虽经洋务,不少部队配发了洋枪洋炮,但惟独对手留弹之类的武器不感兴趣,亦是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这东西连炸自己还是炸敌人都说不好,除了那些不要命的亡命徒之外,谁又敢真的带在身上。自上而下,对于研制这东西,全都没什么兴趣,也是因为缺乏实用。

赵冠侯领了东西出去,远远的庞玉楼对身边一人道:“现在,该你上了,知道怎么做么?”

“小的明白,只是他也在帮,这似乎……”

“你都当了兵,就别想在帮不在帮的事了。终究是朝廷大,不是漕帮大,别犯糊涂。这事做成,不但可以除去这个人,还能为国家社稷立下大功,将来能够青史留名,何去何从,还想不通么?”

“小人明白,二少只管放心,我肯定会把事情做好。”

赵冠侯的工房位于学堂的一个角落里,四下没有住房,显然是避免误伤。整个工房为三间房子打通的一个套间,原本是住三个人。但是自从上次试验失败,出现人命之后,就不给人配副手。赵冠侯也不希望自己试制时,有人在旁边捣乱或是偷学,并没有要求人员协助。

房间收拾的很是干净,称重的天平,乃至筛火药的筛子等器皿准备的也很齐全,不管出于什么动机,至少表面上的功夫,不会给人以纰漏。这种官吏的心思和手段,赵冠侯也能想明白,但是他并没有急着动手制蛋。在他看来,做这玩意是轻而易举的事,剩下的时间,主要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在桌上铺开笔记本,以羽毛笔在上面写下了一大串的卡佩文,下面附的则是中文翻译。

这是他准备有朝一日晋献给袁慰亭的觐见之礼,一部泰西著作的翻译版,题目便是《拿破仑传》

在他与几个洋教习的交谈中已经确认,这位纵横欧罗巴的人中之杰,在这个位面同样存在,并且同样建立下赫赫武勋。其以布衣而起,终至皇帝宝座的人生经历,也足够鼓舞人心,算的上武人楷模。

只是此人的事迹近似于篡逆,若放之于金国,便是操莽一般的人物,不适合在金国发行。赵冠侯采取的方式也就是托名伪作,把自己记忆中的拿破仑传写出来,当做翻译稿交上去。反正泰西作家众多,纵然袁慰亭手段通天,也没办法去一一落实。

这时代已经有人翻译了茶花女,并且在报纸上公开刊登声明不要稿酬,翻译泰西文学作品,算的上是文人时尚,只是以此牟利还是末流。袁慰亭身为大吏,对他而言,没有什么书是不能看的,且此书中涉及到拿破仑的若干战例,也可以算做武人参考。赵冠侯相信,送他这个,比送他几张银票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