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有事登门(下)(第2/3页)

“马爷,您这大早晨起来就过来,准是有事吧?昨天韩六过来,估计就是找我说事,可惜那是个不能办事的人,什么都没说就走了。你说说吧,到底怎么个事,如果我能帮你,一定尽力而为。可是你看我现在这个样子,怕是也做不了什么,就怕马爷你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马大鼻子见赵冠侯点破,嘿嘿一笑,挑起了拇指“冠侯老弟不但有勇,而且也有谋,老哥这点小心思,让你全看破了。眼下确实是有个事,若是在平日,其实也不叫什么大事,可是现在这个时候,却是真有点麻烦,冠侯兄弟是少年英雄,这事多半非你出马不可。这事也不光是锅伙的事,而是牵扯到了无辜,你这行侠仗义的,可是不能见死不救啊。”

锅伙分为水锅伙、旱锅伙,水锅伙中又有吃码头以及吃鱼行的鱼锅伙。大酒缸与小鞋坊的混混一样,全都属于吃买卖铺户的旱锅伙。其主要财源,是大酒缸附近的几个烧锅,要按月给锅伙送钱保平安,再一份收入,则是来自周围的小商人。津门西乡辛各庄以种菜贩卖维持生计,而其要到北大关市场去卖,大酒缸算是必经之路。

彼时,驻守津门的防营,多为淮军旧部,与这些士兵接触多了,津门的混混就也效法章桐章中堂松江练兵故智,在胡同里征收厘金。凡是从这里经过的菜农,必须按挑交税,向混混交纳入城费,才能通过。否则必被众好汉以拳脚棍棒,教导一番纳税光荣的道理。

日久天长,就连大酒缸的普通居民和孩子,也对菜农多有欺凌,只要见了,或是拿几根葱,或是拽几根菜,说笑着扬长而去。这些菜农终究不敢和混混争斗,只好忍气吞声,然彼此仇恨于其时已经种下。

前几天,大酒缸水铺的王掌柜给儿子娶媳妇,不想花轿被辛各庄的人生抢了去,把新娘扣住,声言要和大酒缸这边算个总帐。据说村里凑起了百十来个后生,也备下了许多兵器,大有拼命的架式。

这种纠纷,一般都是混混与当事人之间解决,牵扯到民间的,十分少见。若是真发生了,非得要有一场大规模冲突,才能解决。

可眼下袁道台治津甚严,马大鼻子自己也没什么威望,当上这个寨主,纯粹是上一任寨主站死,几个上年纪的混混不敢接任,才让他出来当了头领。指望他在这种情况下邀集人马去辛各庄救人,却是有些强人所难。

至于说报官,一样行不通。先是新娘子被扣下几天,这个名声传出去,这个女人就没脸见人了,就算迎娶回来,日子也没的过,多半还是个死局。再者,现在津门县衙门也不大管事,真的报到官府,先要交上“讼纸钱”“通报钱”“跑路钱”“跟脚钱”等等,最后时日拖延,等到官府了结此事,那边新娘子怕是连孩子都等得及生出来。

之所以百姓肯把钱交给混混,原因之一,就是混混可以承担部分衙门的工作,若是万事只知道报官,那就没有混混存在的必要。再说这事的根源,是混混与菜农的矛盾,闹到衙门里,这些混混自己也没有好处。

事情一出,王掌柜就找马大鼻子来想办法,可是马大鼻子自己,却是也没有什么主意可想。唯一的出路,就是请几位有名望的混混,出头“了事”。

能混出点模样的泼皮全都晓得武力只是手段,谈判才是解决问题的最终途径。可是一个合适的谈判代表,并不是那么好找,津门一些有名气的袍带混混,马大鼻子要么就是和对方说不上话,要么就是开不起对方支付的价码。

好不容易有几个他能说上话,对方也答应出头的,辛各庄那边又不大认。在赵冠侯进站笼之前,两下已经谈过一次,结果是不欢而散,事情反倒是更为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