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四章 斥责(第2/3页)

“大兄,到底是谁啊。”

幼娘跟在杨守文的身边,忍不住低声问道。

“是一位长辈,待会儿见面了,要恪守礼数,千万不要放肆,懂吗?”

“嗯。”

偌大洛阳城里,知道幼娘存在的人,并不是很多。

除去家人,李裹儿算是一个,剩下的还有太子李显,以及上官婉儿。

李显而今在洛阳,肯定不可能离开。那么答案也就呼之欲出,要见他的人,就是上官婉儿。

只是,上官婉儿怎么来了?

杨守文一边走,一边思索。

当他走到了一个庭院门口的时候,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看起来,自己昨天杀死倭人的事情,已经传去了洛阳……至于传信的人,杨守文也隐隐猜到。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心生怨恨,大体上也明白了,那人传信的意图。

走进庭院,曲径通幽。

这是偃师官驿中最好的院落,穿过一条林荫小径,便看到一座水榭,坐落于荷花池内。

带路的千牛卫在回廊前停下,躬身相请。

杨守文也不客气,径自走上回廊,直奔水榭而去。

“姑姑,我就知道是你。”

一进水榭,杨守文就看到了坐在栏杆旁边的上官婉儿。

说来也奇怪,明明近四十的女人,却越发的娇媚,看上去甚至才三十上下。杨守文记得,他第一次见上官婉儿时,这个女人其实已显露出了一丝老态。可现在,那老态尽去,反而让人感觉着有一种少女般的气质……这,绝对称得上是逆生长。

上官婉儿却一脸严肃表情,瞪了杨守文一眼。

但她的目光,旋即落在了幼娘身上,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你就是杨暖吗?”

“咦,你怎知道我的名字?

我记得,大兄以前可没有姑姑,他为什么要唤你姑姑呢?”

幼娘显然很好奇,忍不住问道。

那天真烂漫的模样,全然不似一个顶级刺客,看上去更像是一个懵懂,浑不知世事的少女。

上官婉儿招手,示意幼娘过来。

幼娘则先看向杨守文,见杨守文点头,她才走了过去。

“这个混账家伙为什么唤我姑姑?因为我就是他的姑姑……幼娘,且坐在姑姑身边。”

说完,她对杨守文道:“谁让你坐下的,起来,不要嬉皮笑脸。”

“姑姑,何故如此动怒?”

“你还问我原因?”上官婉儿怒道:“你自己做的好事,难道你不清楚吗?”

“姑姑……”

“杨守文啊杨守文,我看你是越发胆大,越发的嚣张跋扈了!”

上官婉儿怒声呵斥,让杨守文也不禁有些害怕,忙肃手而立。

且不说这女人的手段如何,单只是她和老爹之间那些纠缠不清的暧昧,就让杨守文老老实实。

“姑姑,莫生气。”

幼娘见状,连忙轻声劝说。

上官婉儿这才长出一口气,手指杨守文道:“陛下要你尽快返回,你可倒好,却在这里杀了人,还如此轻松?你道那些人是什么来历?你知不知道,你如此做,令陛下何等为难?”

“不过些许倭人,不至于吧。”

杨守文眉头一蹙,沉声道。

“不至于?”

上官婉儿怒笑道:“陛下自登基以来,已有十载。

十年来,虽说政务昌明,但也因为种种掣肘,使得她步履维艰。从最初不得不任用来俊臣之流的酷吏,以掌控朝堂,消弭各种不稳定的因素。到后来,又有契丹之乱,突厥入侵,吐蕃犯境……为了维持江山稳固,陛下不得不委曲求全,一再退让。

如今,江山大体稳固,陛下也生出了还政的心思。

但执政十年,陛下还是希望能够留下一些政绩……倭人来朝,乃是一件好事。自白江口之战以来,我大周与倭国始终处于敌对的状态。现在倭人主动前来认罪,正可彰显陛下之丰功伟绩。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陛下对那遣唐使,才予以优渥款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