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五章 改头换面(第2/4页)

从曲江北上泸川,路途遥远,更需要穿越不毛之地。

赵师立并非无能之辈,绝不会任由叛军打到汶江再行决战之事。那样一来,会有诸多城池被毁,至少十万百姓流离失所。赵师立承受不得这损失,更不会容忍叛军兵临城下。

如此,他一定会在泸川以南,寻找和叛军决战之地。

我考虑过,如果他要和叛军决战,那么最佳的战场,就是蔺亭……杨君请看,这蔺亭侧依安乐水,背靠猿山、来猿和顺州三县。过了这里,向西北二百里是都宁……最重要的是,这里地势平缓,适合大规模作战,这正好发挥出官军的兵械之利。

杨君想一想,如此一场大战结束之后,那些个蛮部,还能幸存多少呢?”

杨守文听完了孟浣的分析,不禁咧嘴,苦笑连连。

“孟浣,你这一计,端地毒辣。”

孟浣却摇头道:“杨君此言差矣,此事与我有何关系?

怪只怪和蛮人野心太大,才造成如此灾难。若非和蛮人造反,泸州便不会陷入战火中,而这蔺亭更不会受此兵祸。我不过是顺势而为,想要为飞乌蛮寻一栖身之地。”

孟浣这一番话,说的好有道理。

至少杨守文无力反驳,也不想为此事和他辩论。

没错,这件事和孟浣还真就扯不上关系。别说是赵师立,若换做杨守文,恐怕也会选择那蔺亭作为战场。原因无他,仅泸川附近,就设有四县。四县加起来,十万人口,再加上四县以南的两座县城,一旦战火燃烧,十余万百姓必将利利时所。

而那时候,泸川作为首府,少不得要承受巨大压力。

所以赵师立绝不会选择泸川为决战之地,那么倒霉遭殃的,怕只有那蔺亭一地了……

想到这里,杨守文不禁轻轻叹了口气。

他话锋突然又一转,沉声道:“既然如此,你刚才说有良策为我分忧,又是什么良策呢?”

孟浣咧嘴笑道:“杨君所忧虑者,无非城外数千俘虏。

这些家伙与官军相比,的确不堪一击……可是他们却有一个官军比不上的本领。”

“哦?”

“飞乌蛮人,生于山岭之中,穿山越岭如履平地。

杨君可曾听说过无当飞军吗?想当年诸葛武侯平定南蛮之后,用蛮人组建起一支精兵,名曰无当。今叛军北上,需穿越不毛。杨君何不把这些飞乌蛮人组织起来,翻越六盘至起背后,烧了他们的粮草,断绝他们的退路,叛军到时便不战自败。”

杨守文不禁倒吸一口凉气,顺着孟浣手指在地图上的移动,脑海中便浮现出了一条行军路线。

“你又知道,他们粮食会存放何处?

叛军有备而来,当然清楚这行军艰苦,怎可能不防备好辎重粮草?”

“千里不毛,适合屯粮之地不多。”孟浣盯着地图,良久后眸光一凝,轻轻点着地图上的一处位置。

“竹子岭,必然是在竹子岭。

这里是叛军必经之路,且沿途有充足水源,更能够避开瘴气……这个时节,也正是瘴气最重的时候。可以行军的路线不多,所以我可以肯定,他们会在这里屯粮。”

杨守文沉默了!

片刻,他也不管孟浣身上的异味,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孟老六,你知道吗?

你这样让我很难做……你这种人,放出去了便是祸害,留在身边也很危险。我真想现在就杀了你,免得你日后给我惹麻烦。如果不是你刚才露了软肋,我现在就想杀了你。”

孟浣的软肋是什么?

就是孟涪!

很明显,他来之前就已经想清楚了。

他要暴露出自己的弱点,否则似他这样的人,谁又敢放心留在身边?

这是个聪明,且知道轻重的人。

如果在他献策之前,没有主动把弱点暴露出来的话,杨守文说不定已经唤来刀斧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