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四章 蒙舍诏(第2/3页)

……

梁九虎躯颤抖,眼睛通红。

他看着杨守文,发出了如同牛吼一样的喘息声。

杨守文正襟危坐,看着梁九道:“想来你也知道,而今射洪局势。

射洪兵力空虚,李判官把重任委托给我,我必须要尽心尽责。我需要人手,为我监控县城,以免发生变故……好了,该说的我都已经说了,你信我,我便助你心想事成;你若不信我,那我可以把丑话说在前面,我不允许城中有任何不受我控制的情况发生。

明日一早,我会在县衙等候。

若你愿意帮我的话,带着你的人到校场集结,领取兵械……

若明天我得不到答案的话,就休怪我心狠手辣。到时候,便你救过幼娘,我也不会饶你。”

说完,杨守文振衣而起。

“慢着,你至少要我知道,我到底是为谁效力?

你说你可以帮我把小青抢回来,可那是蒙舍诏,即便是经略使老爷,也要有些忌惮。”

梁九反应过来,大声喊道。

杨守文想了一想,轻声道:“我姓杨,奉太子之命前来,至于其他,到时候你自然知晓。”

梁九愣住了,目送杨守文的身影走出城隍庙。

他突然想起幼娘对他说过的话:老牛头去洛阳,是求一桩大富贵。

说实话,在此之前梁九并没有感觉到老牛头带来了什么大富贵。可是现在……

梁九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情绪平静下来。

若是太子差遣,也许……

他等了这么多年,不就是在等这么一个机会吗?梁九觉得,他是时候做出改变了!

靡靡细雨,渐渐停歇。

空气中带着一股子湿漉漉的水气,让人感觉极为闷热。

杨守文回到县衙,便脱了长衫,只穿一件短袖汗衫来到了书房。

“十六,告诉桓道臣和孙处玄,我需要关于蒙舍诏的情报资料,越多越好,越详细越好。”

“喏!”

杨十六连忙退下,而杨守文则在书架上翻看。

这是前任县令段简的书房,上一次来,还是一个多月前的事情。书房里的摆设并没有太多的变化,那书架上叠落着一卷卷的案牍,所涉及的内容,也是千奇百怪。

杨守文很快从一摞案牍里,找到了一卷关于蒙舍诏的卷宗。

里面记载了一些琐碎的小事,但杨守文却看得颇有滋味。

如兰似麝的淡淡香气在鼻端萦绕,杨守文没有抬头,也知道是谁靠近过来。

“小过,这么晚怎地还没有休息?”

裹儿轻手轻脚的走进书房,本打算吓杨守文一下,却不想被杨守文一下子拆穿了。

她撅着小嘴,一脸不高兴道:“你怎知是我呢?难道就不是你家的幼娘?”

杨守文抬起头,放下手中的卷宗。

“幼娘不好用香料,而且她习武,步履轻盈,若不仔细听,便听不到她的脚步声。”

“啊?”

“你身上的香囊,里面是之前我在桃花峪提炼的香料吧。

这香料独此一家,我当然能够闻得出来……呵呵,而且你没练过武,自然无法掩饰你的脚步声。”

裹儿低头,看了一眼腰间的香囊,顿时露出灿烂笑容。

“兕子哥哥,咱们什么时候回家啊。”

“想家了?”

“嗯!”

裹儿就趴在书案上,轻轻点头应道。

烛光下,杨守文看着那张倾城倾国的绝色容颜,不由得一阵心痛。

裹儿看上去瘦了许多,虽然平日里她嘻嘻哈哈,可是杨守文却能感受到,她内心中的思乡之苦。

想想也是,才不过十六岁的女娃,第一次离家便这么久,又怎能不想念家人?

他沉吟片刻,轻声道:“本来,我打算这两日就走。

可现在李清出征,我怎地也要等汉州兵马过来之后,交接了方可动身。况且,剑南道的局势有点古怪,我到现在也没想明白,飞乌蛮好端端,为何突然要造反作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