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赠阿郎(第2/2页)

郑重其事的把最后一行字写完,杨守文吹干了墨迹,把写着诗词的纸张递给吉达。

吉达会意,拿起诗上马,便直奔村口。

而杨守文却笑了,他眼中闪动泪光,在杨茉莉的搀扶下再次上马。

“狄公,咱们走吧。”

狄光远深吸一口气,目光复杂看了杨守文一眼,而后点点头道:“就依青之所言。”

从一开始的杨家子,到后来的杨大郎,再到如今的杨青之。

三个不同的称呼,也代表着狄光远对杨守文感官的变化。

这是一个品性高洁,感情丰富,有大才华的年轻人。之前,狄光远还觉得杨守文配不上太子女婿的这个身份。可是现在,他却觉得,李显之女未必能配得上杨守文。

若他还是弘农杨氏子弟,又怎可能会做这驸马?

凭借他杨家的声望和底蕴,以杨守文的才干,不出十年,出将入相绝非困难的事情。

可惜,真真是可惜了!

不知为何,从一开始的不认可到如今的可惜,狄光远已经把杨守文看作了驸马的不二人选。武崇训?他见过!那确实有才华,只是和杨守文相比,却远远不足。

不足在何处?

狄光远想不清楚,最明显的感受,便是那情怀与格局的差异吧。

嗯,就是情怀。

石城村村口,杨承烈手捧杨守文的诗,泪如雨下。

那诗,很平淡,很直白,但他却可以从那熟悉的字迹里,感受到了杨守文的安抚。

看着诗,就像是杨守文在他身边,拍着他的胳膊,嬉皮笑脸说道:“老爹,你别担心,孩儿这么厉害,到了洛阳一定能轻松应对。等我把这婚事推掉,再回来陪你。”

原本有些复杂的心情,一下子变得平静了。

杨承烈一边流着泪,脸上却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他咧着嘴,嘿嘿直笑,目送那车马越来越远,直到再也看不清楚。

“我们回去吧。”

杨承烈深吸一口气,突然笑道:“郑公,今日就别走了。

我那里还有两坛好酒,是兕子在昌平时为我酿造的清平调,已存放半载,正好饮用。你看,这山上桃花绽放,咱们就在莲阁中吃酒,看桃花,想来定别有滋味。”

郑怀杰和郑镜思却黑了脸。

你特么真不要脸,前脚哭的稀里哗啦,后脚就在这里显摆。

知道你有一个好儿子,知道你儿子为你写了一首诗,还要吃他为你亲手酿的酒?

郑怀杰瞪了郑镜思一眼:人家是做儿子的,你也是做儿子的……

郑镜思心领神会,可是这心里面,却好心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