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第5/10页)

這也算是一場功德,梁芳出來道「辛苦」,設齋布施,而且還傳達了一個令繼曉驚喜的消息:明天一早,萬貴妃要召見他,有所垂詢。

「萬娘娘本來今天就要跟你談談,不過她越來越發福,天氣又熱,得要歇個午。所以定在明天一早,仍舊在這兒。」梁芳轉臉對高諒說,「老高,明兒還得勞你駕,把大和尚引領了來。」

「是。甚麼時候?」

「也不宜過早,準定辰正吧。」高諒又說,「請你陪大和尚用齋,我還有事,不能奉陪了。」

素齋自然十分精緻,分成兩席,四名下手共一桌;繼曉由高諒陪著,另是一桌,正好低聲交談。

「你的運氣來了。」高諒說道,「你能巴結上萬娘娘,不出三天,就是國師。不過,大和尚,得意了,可別過河拆橋。」

「罪過,罪過。那樣子的話,我不也要下阿鼻地獄了嗎?」

「言重,言重!」高諒連連搖手,「閒話少說,咱們倒商量商量,看萬娘娘會說些甚麼?」

「這得要請教你啊。」

「我想,」高諒沉吟著說,「總不外乎也是報娘恩吧!」

「萬娘娘的太夫人不在了?」

「早就不在了。」

「莫非萬娘娘在娘家的時候,不孝順她?」

「談不到。」高諒答說,「萬娘娘四歲就進宮了。」

「怎麼?四歲進宮?」

「是這樣的──」

原來宣宗廢元后胡氏以後,得寵的孫貴妃,繼立為后,也就是英宗北狩,命郕王監國的孫太后。她雖經由王振的設計,私取宮人之子為己子,即是以後的英宗,但卻生有一個女兒,封號為常德公主。宣宗的子嗣甚稀,而且皇子育於別宮,只有皇女才隨母而居。常德公主只有一個姊姊,便是宣宗的長女順德公主,長於常德公主十歲,年齡懸殊,宮中規制又嚴,姊妹倆難得相處在一起。孫太后要為愛女找一個玩伴──是要一個大一兩歲的「小姊姊」。孫太后是山東濟南府鄒平縣人,鄉音甚重,非山東籍的小女孩,聽不懂她的話。因此,籍隸山東諸城的阿菊──萬貴妃才能於四歲時膺選入宮,成為常德公主的游伴。

「原來是這麼回事!」繼曉又問,「萬娘娘家裏還有甚麼人?」

「萬娘娘的老太爺名叫萬貴,原來是一名只管五個兵的『小旗』,為人很老實。他的三個兒子,亦就是萬娘娘的弟弟,就不同了──」

高諒對萬家的情況,相當瞭解,跟繼曉講的亦很詳細,但並無助於他們猜測萬貴妃將垂詢何事?結論只有八個字:隨機應變,話要活絡。

第二天日上三竿時,繼曉在「西天梵境」的精室中,謁見萬貴妃。年過四十,但以善於養顏,看上去只像三十出頭,齊魯婦女,向來骨骼高大,萬貴妃更是又高又胖,但面目姣好,五官玲瓏,與她的身材完全不稱。

「俺──」

萬貴妃亦仍然鄉音未改,但不用簡語,所以完全能聽得懂。她說她四歲離母,苦念不止,問繼曉能不能將她的老娘,召請來跟她見一面。

「只怕不能。」

「為甚麼呢?」

「大凡人死以後,血肉之軀,雖已埋葬,魂魄化為二氣。」繼曉從容答說,「何謂二氣?清濁是也。清氣上升,濁氣下降,上升的直到三十三天,進入仙界;下降的到了地獄,愈濁愈重,愈重愈降,一直到十八層地獄之下,就像目連尊者的親娘青提夫人那樣。這兩種亡魂,都是召請不到的。」

「哪兩種?」

「一種是清氣上升,成了仙的;一種就像劉青提那樣,囚禁在『鐵圍城』裏,非得有如來佛那種大法力,不能成功。尋常召請得到的,都是人間游魂,或者雖入地獄並不太深的。」繼曉緊接著又說,「像老夫人,自然早升仙界了!且不說繼曉道行淺薄,就修得道行高了,亦未必能請得仙人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