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光荣日(1945年3月~1945年9月)(第4/24页)

此时,东条英机作为东京闲人,天天练毛笔字。

中国正面战场,1945年春,当了六年重庆卫戍总司令的刘峙调任第5战区司令长官,接替李宗仁。后者离开战斗多年的第5战区,出任汉中行营主任,在名义上督导北方的第1、5、10战区。在第5战区的这几年,李宗仁在硝烟中兢兢业业,却清闲于抗战胜利的前一刻。在此之前,陈诚卸任第1战区司令长官,接替何应钦出任军政部长一职,在抗战中并没什么建树的胡宗南则成为第1战区司令长官(黄埔毕业生中唯一的战区司令长官)。安徽大别山的李品仙升为新恢复的第10战区司令长官(该战区名号1940年废,当时战境为陕西)。在稍后的时候,新设立第11战区,孙连仲出任司令长官(平津冀鲁地区)。傅作义升为新设立的第12战区司令长官(察哈尔),孙连仲留下的第6战区司令长官之职位由孙蔚如(陕西陆军测量学校,陕西长安人)接任。

刘峙也是赶上倒霉,刚上任没几天,日本华北方面军第12军在司令官内山英太郎指挥下,就发动了老河口作战(战役尾声鹰森孝接替司令官),在4月8日攻占位于鄂西北的第5战区司令长官部所在地、空军基地老河口(襄阳境内)。老河口陷落一周后,1945年4月15日,湖南境内的坂西一良第20军,以中美混合空军基地湘西芷江为目标,发动了进攻。

在太平洋战场上,美军采取跃岛进攻的方式,打完菲律宾会战后,跳过了台湾,直接攻打冲绳。也就意味着美军不可能再在华南登陆,其防守价值已经失去。在这种背景下,宁沪杭和山东半岛有可能成为前线,于是东京大本营命令中国派遣军调整兵力,要将第3师团调往徐州待机,第13师团调往北平待机,第34师团调往天津待机,以上师团都变为派遣军直辖(除留下骨干的第104师团外,原驻华南的另两个重要师团第27、第40师团分别调往济南和南京)。长期驻扎宜昌的第39师团也将转往上海。这些部队北调的话,发动四川攻略已完全不可能操作。另外,从大局看,进攻重庆的“势”已彻底丧失。英美联军和苏联红军已经攻入德国本土,苏军对日宣战的可能性急剧上升,而冲绳之役开始后日本已进入投降的倒计时。如果说年初时进攻四川对冈村来说还有那么一点点可行性,那么到现在再说什么进攻四川、攻占重庆已是天方夜谭。

在这种背景下,攻打湘西的芷江到底目的何在?

仅仅因为那里是空军基地么?冈村宁次中国派遣军司令部、冈部直三郎第6方面军司令部、坂西一郎第20军司令部的想法都不一样。对冈村来说,这是年初既定的一次作战(但问题是那时候对他来说还有攻略四川的可能性,现在则完全丧失了),现在只能用“惯性”来解释。后来,他在回忆录中也承认,此时打芷江,即使攻占了当地空军基地也不会有什么收获:“(攻打芷江)或许对第11军从广西向北转进有些帮助?”

日本人此时连自己的作战目的都不知道了。

无论如何,现在命令已经下达到了衡阳第20军那里。

如前所说,第11军打到广西后,湖南出现空当,东京大本营将关东军一个番号第20军调了过来,司令官为坂西一良,辖船引正之第64师团、堤三树男第68师团、菱田元四郎第116师团(在中南作战甚久的岩永汪在3月去职)、渡边洋第47师团以及四个独立混成旅团。坂西一良在4月15日晨抵达邵阳,设立前进指挥所。可以说,这是日本投降前晕头转向的一次作战,所以会战之胜负已定了。

芷江在湘西,临近贵州。

“一号作战”中,永州、桂林、柳州、遂川和赣州机场相继陷落,芷江已成为中美混合空军在中南地区最重要的空军基地。要想占领芷江,就需要翻越雪峰山。雪峰山位于湘西资水和沅江间,北达洞庭湖,南近广西,整个山脉东北、西南走向,长350公里,最高峰海拔1934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