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不敢忆衡阳(1944年4月~1944年12月)(第2/83页)

蒋介石问王耀武:“你现在还兼着74军军长吧?虽然这个军是你的心血,但你应该担负起更高的责任。不要再兼着了,也不要做29集团军副总司令了,会后我要任命你新的军职。”

望着蒋介石的背影,王耀武下意识地从口袋里掏出前两天薛岳发的《步兵操典》。

俞济时走上来,拍了拍王耀武的肩膀:“我说佐民啊,你就是运气好,看到没有,委员长一高兴,你又要高升了。”

王耀武说:“良公(俞济时,字良桢),现在做到集团军副总司令,我就很满足了。”

俞济时说:“这话在我俩之间就不要说了,你今年也40岁了,以你的能力和战绩,也该扶正了。汤恩伯不说,黄埔学生里,胡宗南、关麟征他们不早就是集团军总司令了吗?你哪点比他们差?就算委员长不提这事,我也会跟他说的。”

王耀武感激地望着俞济时,后者从王手里拿过《步兵操典》翻了两页,说:“嘿,薛伯陵也干这临阵磨枪的事!”

就在这年2月,王耀武被提升为第24集团军总司令,下辖第73、74、100军。

第24集团军这个番号先前属于第5战区,后归冀察战区,总司令为庞炳勋,辖其兼任军长的第40军和孙殿英新编第5军,驻河南。1943年,孙殿英降敌在先,庞炳勋被俘于后,两人都投靠日军了。蒋介石一气之下,将该集团军番号撤销。现在为了提升王耀武,又把这个番号恢复。王耀武的得力部下,刚从陆大特别班毕业的第57师副师长邱维达出任集团军参谋长,与王耀武关系很好的彭位仁为副总司令兼第73军军长,第100军军长施中诚转任第74军,第74军副军长李天霞升为第100军军长。

李天霞最终没坐到第74军军长的位子上。

李天霞先前统领的第51师是第74军3个师里获得奖章奖状最多的,无论从副军长的现职还是从抗战资历与战功上讲,王耀武卸任第74军军长后,李天霞做军长都是顺理成章的。李也这样认为,所以当王耀武提升的消息传来,身在贵州为军部训练新兵的他,已经做好启程赴前线接任军长的准备了,没想到却失算了。

对于第74军军长给谁当这件事,王耀武的想法是:如果没人提出不同意见,他就推荐李天霞;如果有,他就要总体权衡这件事。王耀武知道,第51师师长周志道不会反对李天霞继任;第57师师长李琰当师长没几天,也不会提不同意见;最关键的人物是张灵甫。张、李互相看不上,在军中不是秘密。王耀武呢,在关系上,跟张近,但跟李也不远。现在,他最关心张灵甫的想法。私下征求三个师长的意见时,反对李天霞做军长的,果然是张灵甫。

当然,张没有直接反对,而是说:“希望施军长回来。”

施军长,第100军军长施中诚,第57师前任师长,从第74军副军长的位子上调到第100军。张灵甫这话就很明白了,他不认可李天霞出任军长。

如果王耀武这时候硬叫李天霞做军长也没问题,因为正如上面说的,李做军长无论从哪个角度说都是合情合理的,完全的水到渠成。但王耀武迟疑了。

首先,在张、李不合的情况下,如果李继任,对第74军来说就意味着内部不合,这是他不愿看到的;其次,王内心深处,还是希望两三年后张能做第74军军长。如果现在李做了军长,当日后他调升时,绝对不会推荐张接替他(从资历和私交上讲,如果李天霞做了军长,当李调升后,接任军长的必是周志道)。还有就是,军中有不少人在背后里说李天霞为人不行,罪名有两条:滑头与好色——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这就是人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