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赵国忠魂 第十八章 伏兵(第2/4页)

秦国独霸的世纪终于来到!

……

李牧死亡的消息迅速传到了赵国军营之中,犹若一石激起千层浪般立时涌起巨大的波澜。无数赵军将士,闻听李牧已死,都禁不住捶胸顿足地放声痛哭,不少视李牧如父如神的赵军男儿直哭得是双目滴血、以头触地!

一时间,赵国军营上下充满了巨大的悲伤和哀痛,庞大的军营迅速被哭声所覆盖,被泪水所淹没!

是夜,赵军不少营帐一夜之间逃散一空,只留下冷冷清清的帐幕;而李牧亲手训练近三年的‘刺虎’武士闻听噩耗,军心立时尽散,一夜过后,四散怠尽,只留下一座空空荡荡的营盘!

军心,一夜之间瓦解!

次日天明,闻此噩耗暴跳如雷的赵葱立时下令全面封锁营盘、抓捕逃兵,以图扼制这种兵溃如山倒的不利形势。然而李牧一死,赵军已经信心尽失、军心尽丧,便是赵葱有冲天本领也难以挽回了。

于是,灰泉山大营和番吾城中每日里都有大量的逃兵逃离军营、返回故乡,他们已经彻底丧失了必胜的信心,大家不保之下只求能够保住小家了!

于此同时,闻听如此喜讯的王翦、扶苏等人不禁喜出望外,对赵军这般‘配合’深感满意。老辣的王翦立即给秦王赢政六百里火急送信,信曰:“李牧已死,赵葱无能,赵兵毫无战斗力,破赵只是时间问题。如主上能御驾亲征,邯郸指日可破,俘赵王也只是轻而易举!”力荐秦王政御驾亲征,以图激励秦军士气,一举破赵!

咸阳宫中的秦王赢政先得李牧已死的消息,巨大的喜悦尚未散尽,便又得王翦亲书,不禁大喜过望。于是,兴致冲冲的秦王政立即征发咸阳卫卒兵三万,以李斯为将赶往赵国。与此同时,急令镇守颖川郡(原韩国)的大将内史韩腾率驻韩军十万星夜北上增援对赵前线。

一时间,秦军援军云集,虎贲齐至,誓要将心腹之患赵国一举铲灭!

……

秦军大营帅帐之中,数十名主要将领齐集帐中,准备开展对赵的最后一战。

端坐正中的王翦虽然面色平静,但嘴角、眉梢仍然隐藏不住喜悦的气息道:“诸位,大王御驾已经从咸阳出发,不日可到。而韩腾将军的十万援军也已经赶到漳水以南,会合了杨端和将军。如今,我军形势大好,已可对赵发动最后的总攻。诸将有何妙计,但说无妨!”

话音刚落,蒙恬应声而起道:“如今赵军士气低落,逃散甚多,已远不是我秦军对手!未将之计是:围番吾城,在途中伏击灰泉山援军。理由如下:因为灰泉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强攻不易,不如调大军猛攻番吾城。番吾如今军力大损,定然难以独力抵挡我军攻势。而番吾若失、邯郸北门就会洞开,灰泉山大营也独力难支,所以赵葱必然会率大军支援,我军就趁机在途中伏大军与赵军主力决战。我众敌寡、我昂敌沮、我逸敌疲之下,一战可获全胜!”王翦闻言不禁微微点了点头,扶苏心中也不禁大赞:“蒙恬现在年纪虽小,却已露大将之才!”

就在此时,王贲却道:“我有不同意见,我的计策是以大部兵力四面猛攻灰泉山,同时以小股兵力牵制番吾守军。理由如下:灰泉山是赵军首脑之地,是赵军的战场主要支撑点,虽原有兵力十五万,但连战皆败之下兵力已然大损,而加上逃散甚多,兵无战心,所以若举军猛攻的话一战便可以破之。与此同时,以一部兵力在番吾城下牵制其守军,若番吾赵军出则以野战灭之,若不出我军便可全力攻打灰泉山。而只要灰泉山一破,赵军的防御体系必然立即崩溃,番吾也是破之易矣!”诸将听听王贲的这番语,也是点了点头,听起来也是颇为有理。扶苏也心中暗喜:“不错,不愧为名将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