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在朝鲜 第三十三章 奔流(下)(第3/8页)

唐绍仪本来不想招徐一凡说这些,但是听他说了,也只有一声苦笑:“大人,还是指望您当朝鲜的中流砥柱吧……属下就是想不明白,圣上……圣上蒙蔽于下倒也罢了,李中堂是什么样人物,怎么也被叶志超这样的人蒙蔽?”

徐一凡发泄过后,已经好了很多。自从权位越来越高之后,他也少有这样失态的时候儿。不过这个时候,再还没有开兵见仗之前,并不妨碍他恢复愤青的本色——也是他前世最拿手的本色。

“李中堂……李鸿章已经是没有退路了……他怎么能看不出叶志超的大言?一开始或许蒙蔽,现在也早明白了。现在就是他北洋独立挑起这个担子,帝党又视他为眼中钉,只要他大败了,随时就可能被分化北洋的权势,前后皆敌,他也只有撑着……这个重臣,当得苦啊!”

徐一凡脸色落寞,他现在大小也算是一个萌芽中的军阀了,对着这么一个前辈加上大清第一的军阀头子,自然有一份同病相怜。他站起身来,看着江水:“李鸿章既然退不得,就只有撑下去,他不能戳破叶志超的谎言,反而会加大接济的力度,说不定还会求上我的门来,只有通过我这里,才能有效补给叶志超了……他就要赌上北洋水师,确保从旅顺烟台等基地,到我据守的大同江口的水路,掩护海运……北洋水师就要出击!到时候,就是一场海殇啊……”

唐绍仪呆呆的听着,一颗心只朝下沉。忍不住就站了起来:“大人,有挽救的余地么?”

徐一凡淡淡一笑:“……我已经准备了那么久,少川,就陪我博这么一把吧!到时候,要不就是让天下震惊,要不就是咱们也跟着烟消云散!说起来也许是大话,我要挽这国运!……时代大势,浩浩奔流,甲午事起,人们大概也会明白,这圣君在上,也许靠不住吧?也许还有反复,但是当每条路都断绝的时候,少川,你又会选择怎样做呢?而整个大清,又会在这奔流的时代中,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大逆不道,大逆不道……”在唐绍仪心中,只是反复着这样的话儿。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他就是心头火热。

两人悄立江边,都没有了说话的心思,只有江水翻腾奔流。

几骑快马一前一后的本来,当先一个就是溥仰,时逢战时,他身上的披挂又多了几份,子弹带缠得一圈一圈的,挎着的短枪也变成了两条。远远的就大声朝徐一凡呼喊:“大人……大人!李中堂来了急电!”

徐一凡朝唐绍仪想笑,想夸口一下自己料事如神,不知道为什么,却笑不出来,心里面沉甸甸的。他大步走过去,溥仰已经翻身下马,双手将电文奉上,接着就挺直腰板侍立在他身边。这小子也曾经向徐一凡要求下部队:“这天下是咱们旗人的,怎么能没几个旗人流点血?北京城那些爷们儿都是糊涂蛋,死几个黄带子,也许能让他们振作一点儿!”

徐一凡理所当然的拒绝了他的要求,溥仰是出息了,简直换了一个人,可是他才不需要竖立一个旗人样板出来……

李鸿章的文电果然不出所料,口气亲热,说奉光绪皇上严令,北洋水师必须前出掩护大同江口海上补给通路,请徐一凡提供方便,协助将物资兵员补充给叶志超。李鸿章虽然想尽力宛转一些,但是到了最后已经拉下了老脸——言下意思只要徐一凡能协助他们北洋撑出一个说得过去的场面,不仅以前的事情一笔勾销,而且将来李某人必有以报之!

政治家的话,也就是听听罢了。

溥仰偷眼看去,徐一凡脸上神色,却只剩下了苍凉。

他手一抖,那电文就已经被江风高高吹起,在空中翻腾着并不下落。

“……北洋水师出动了……一个将军的谎言,李鸿章的地位,光绪的操切保暴躁……就要保船制敌战略已定的北洋水师出动!所有人都明白,李鸿章也清楚得很,以现在的北洋水师实力,只能作为存在舰队起着威慑,只要他们还在一天,日军就不敢大举攻击渤海湾的基地群。而渤海湾基地群陷落,整个大清直隶中枢就门户大开,日军才可能以最有利的方式结束这场战事,他们也打不起这场消耗战。这个时候日本政治家比起后世的政治家,更加知道战事开始就是为了结束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