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在朝鲜 第二十四章 转动(第4/5页)

※※※

“中堂,这是聂军门的折子……上面注了火急……”

杨士骧捧着一叠公文,正跟在李鸿章转悠。在李鸿章的签押房内,还拥着一堆人,正听着老头子指手画脚的分派任务。

“进京报效的银子装箱了没有?别以为银子到了就算完,要进各个门,门包使费都得预备足了!稍微一个不对,就是我李鸿章没脸!二百万银子报效,就得三十万门包来配,咱们再打宽一点儿,宁愿多,不敢少!”

“护卫的军队准备好,要最雄壮的,哪怕抽我的戈什哈也成啊!为什么不打票子汇过去……你猪脑子啊!太后不就要的这个各地督抚朝京师的体面?这个时候,万万不能有一点让老佛爷不顺心的地方……”

“水师要修理费,要补送弹药?这个时候来添什么乱?熬了这么久了,九十九拜都拜完,这一哆嗦就忍不过去了?日本那头,我李鸿章还没死,一个眼睛还盯着呢!一切等万寿之后再说!现在一切报销都停!”

好容易等李老爷子精神头十足的分派完了,杨士骧才将公文递上。这段日子,杨士骧也过得有些小心翼翼的。在徐一凡那里栽了一个大跟头,就算回来李鸿章对他一切依旧,但是他总觉得没脸。虽然还掌着营务处,他也知道自己威信大不如前,不少人背后传他的笑话儿。所以公事也管得少了,李鸿章那里也跑得少了,只是帮点北洋预备万寿,钱物调动的忙。

这些日子,他反而一直在思考着一个问题,徐一凡这样做,到底为什么呢?表面上潇洒自若的撒手不管朝鲜那边的公事,其实背地里一直没放松搜集那边的消息。这次聂士成送了好处,特意请他将折子直接转递到老中堂面前,要不然,中堂现在忙着万寿的事儿,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儿看呢。这折子也和他一直考虑的问题暗合,所以毫不停留的就马上送来了。

李鸿章忙完,精神头有点使过头了,坐在那里有点犯晕。瞧着杨士骧捧着现在朝鲜奉军提督聂士成的折子,心里实在有点不想看。却不过杨士骧的面子,终于懒洋洋的接了过来,打开漫不经心的看了一眼,当下就哼了一声:“添乱!”

杨士骧早就知道这个折子的内容。上面的词句甚至都背得出来,聂士成一个武夫,居然也有这样的眼光!对聂士成的激赏,也是他将这折子亲手转上的原因。

“……我军本奉命平韩乱,驻扎日久,疲玩不堪。更兼饷乏,军心不振。以数万北洋虎贲孤悬于韩地,水师转运馈送,犹嫌不足。陆师既不振,水师且无备。倭人窥伺韩我已久,一旦有事,恐有标下等不忍言之事!

韩境之内,徐一凡一军足以镇抚。我或可留兵三千,控遏汉城足矣。大队接济内渡,以成本固邦宁之势。若韩有事,徐一凡一人当之,而我北洋可收转运之效。若倭人侵之,徐一凡则当之。两败俱伤之际,我陆军出九连城趋平壤跗其背,海军战舰大队塞仁川扼其吭,彼时必可一鼓破之也。若然无事,诚国朝之大幸。

标下一得之愚,尚祈中堂睿断。”

看杨士骧想说什么,李鸿章却不给他这个机会,扬手道:“莲房,朝鲜的事情,你就别再操心了……现在的大事儿,是太后万寿!”

他眉毛一挺:“要不是淮军大队在那里,小日本最近怎么这么老实?要不是北洋水师巡哨黄海渤海,小日本兵船怎么连面都不大敢露了?撤回来,是省了不少心,可是万一朝鲜出乱子,给老佛爷万寿添个没脸,那咱们成什么了?在大清做事的道理,就是要让上边儿开心,少添乱子!”

看杨士骧脸涨得通红,李鸿章也觉着语气重了一点,脸上挤出点笑:“莲房,我知道你记着徐一凡的折辱呢……可是现在是真没法儿动。淮军回来,非得先补饷不可。现在我哪来的钱?一动就不如一静算了……再说了,一旦淮军回来,小日本又不过来,那不是把朝鲜丢给徐一凡了?那还成什么话?就这么定了,淮军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