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在朝鲜 第十六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第2/5页)

※※※

正在叶副将发狠的时候儿,远远的山头上面,一具德国蔡司的八倍军用望远镜正死死的盯着他们那个队伍。

举着望远镜的人趴着,一个人半跪。这么冷的天,这么大的雪,两个人一丝不动。特别是跪着的那个人,腰板笔挺,标准的军中半跪姿势。一个人在报,一个人在记。

“人数,三百一十七!”

“枪支,几乎全数配备,全为五子快枪!”

“队形,两路纵队,无哨探,无侧翼警戒,采取旅次行军序列……”

“前进方向,北偏东两七零,行进速度推定为一个钟点十华里左右!”

数据一系列报下来,那个半跪的人匆匆将记录的东西塞进了皮挎包里面,一溜烟的滚下了山头。这时在这个小山下面不远处的谷地,已经聚集了大约也有三百人的队伍,不过比起卫护杨士骧的盛军,他们的军容就严整许多。哨探已经放了出去,四处高地,也有火力警戒哨。虽然只是临时歇息,但是给战马饱暖的窝棚已经搭了起来,有人在按照条例松马肚带,察马背,检查马蹄,补充马料。

没有任务的人,都在按照队哨编制,整齐的在背风处等候,枪都抱在怀中暖着,保持随时可用的状态。军官们守在队伍前面,都摆出一副随时候令的姿势。整个扎营的地方,只听见战马喘息的声音,其他咳唾不闻。

侦察斥候将情报飞也似的送到了临时搭建起来的中军,也不过就是一个帐篷。帐篷内端坐两人,一个矮胖,一个高大。高大的人一副军人姿态,黑脸板得紧紧的,正是张旭州。而另外一个仿佛对这样的气氛不太适应,只是不住的轻咳嗽,胖脸有点冻得发青,还有点紧张的神色,不是袁世凯还能有谁?

一声报告之后,看到满身是雪的斥候进来,两人眼睛都是一亮。张旭州微微向袁世凯示意一下:“李大人的军令,此次任务以你为主,你先看吧,你拿决心,我来布置指挥。”

袁世凯也不客气,将记录得工整的记录拿过来,看了一眼就先惊讶起来:“长进了啊?当初整天溜大炕,现在字儿居然会写了?一笔不苟的,不容易!”

那斥候尴尬的一笑,一声不敢吭。他原来是袁世凯的老手下,庆军亲兵队的一个千总哨官。因为精壮服从,编禁卫军的时候选了进去。现在也是一个正目,管着一个棚——不过按照新设禁卫军参谋处的军语改革,他那个棚该叫班了。

当各级目官(士官)的,按照那些德国洋教官设立的培训课程,都需要全部轮训一遍,除了基层的副目,这些正目还分成三个级别。每通过一级的军事文化各方面的考核,就能多拿不少薪水!一级正目,拿的薪水可以快比上队官了!这些基层老兵,为了这个也拼命的学习训练,半点纪律也不敢违抗。除了军棍打在身上真是疼以外,升一级是真能养家啊!营混子,在禁卫军可是吃不开!

虽然是袁世凯的老部下,可张旭州那黑脸坐在那儿,他一句多话也不敢说,只是立正低声回答:“是!”

袁世凯匆匆扫过那些记录,详细整齐。他也算带过兵的人,一眼就看出好处。拿这个做决定真是再方便没有了。更难得的是不过一个正目,居然就能做出这样标准的记录!

袁世凯一笑,将纸递给张旭州:“张大人,打仗的事情,是你拿舵。我只是做决断,现在这帮家伙离平壤不过还有二百多里地,再进,就能接触到咱们禁卫军的势力范围了,到时候人多口杂,要打,只有现在,还有一个人都别让他们跑了!”

张旭州板着脸接过,袁世凯随口向自己老部下吩咐了一句:“冻得怪可怜的,叫其他斥候的弟兄也撤下来暖和一下……报信有功,瞧瞧你满手的冻疮!去支二十两汤药费大家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