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敌国财产(第2/9页)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在柏林处于革命动荡之时,爱德华迎娶了一位汉堡银行家的女儿维拉·冯·施瓦巴赫。他的老丈人保罗·冯·施瓦巴赫,是一位已改变宗教信仰的犹太人,也是强大的布雷希洛德银行的共同所有人。那家银行曾资助过俾斯麦领导的普鲁士王国扩张。因此,德·海特未来的金融事业再次得到了保障。1920年,在老丈人的帮助下,德·海特在阿姆斯特丹开办了冯·德·海特-克斯腾银行。但是他的婚姻属于包办,18岁的新娘毫无经验,而他这位新郎的年龄两倍于她,还只对男人感兴趣。在波茨坦骑兵团时,德·海特与德国外交家赫伯特·冯·德克森成了朋友。爱德华曾向德克森坦承,自己“不适合结婚”。1927年,他与妻子维拉离婚,尽管两人之间还保留着朋友关系(在英国,德·海特男爵成了一名杰出的荣格心理分析家。在瑞士,他是最后几位与荣格本人一起工作过的人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2年,爱德华曾回忆道,1908年,他最早接触到佛教艺术。那是一次神秘的邂逅:“秋风吹过阿姆斯特丹的黑暗街道,瓢泼大雨重重敲击着运河上面的老荷兰船。一切都在摇动,连房屋也无法静止。一道光线穿越一个小窗户……一尊巨大、安详的大理石佛头出现在眼前,它在狂风暴雨中稳如泰山。我在它面前守候,想起我的学生时代,想起德国的叔本华、印度的《奥义书》和佛教经典。”刹那间,他被勾走了灵魂。

爱德华开始收藏时,显得保守。他在伦敦征购17世纪荷兰绘画。1908年,他在阿姆斯特丹买下了首尊中国雕像。之后,开始经常去卢芹斋的古董店逛荡,包括保罗·马伦在巴黎的亚洲艺术画廊。他的口头禅是:“从一流古董商手里买最好东西。因为,一旦出现疑问,或者你不喜欢,他们会立刻接受退货。”在70岁生日时,他追忆早期收藏中国艺术的冒险:“你研究中国古代王朝,向艺术史学家提问,他们所给答案各不相同。一切都在不断变化。那些汉、隋、唐、宋等朝代名字像旋涡一样旋转。对我来说,它们毫无意义。因为我可不想上历史课。我只对艺术本身入迷。我不在乎是何人何时制作了它们。”随着藏品的增长,他需要更大的住处。他们夫妇在阿姆斯特丹皇帝运河区购买了一栋豪宅,还把自己的银行搬到了里面。1922年,他一举买下了意大利裔法国汉学家拉斐尔·彼得鲁奇的收藏,其中包括400余件藏品。为此,他们在房屋一层设立了一个私人东亚艺术画廊,取名为“艺苑”。爱德华·冯·德·海特如此描述“艺苑”,认为它“不是博物馆,不是音乐厅,不是寺庙,而是三者的结合。同时还是住宅和研究室”。

同年,爱德华与哥哥得到了父亲的欧洲艺术收藏,以后还将其捐赠给伍帕塔尔市的博物馆。尽管如此,德·海特之所以与同时代人不同,还在于他对非欧洲艺术的爱好。有人曾问他,为何收藏亚洲艺术?他回答说,因为它们当时“便宜得不可思议”,在20世纪20年代的法国尤其如此。爱德华在荷兰的银行生意,使他得以在奥地利、德国之类的国家征购艺术品。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那里出现了恶性通货膨胀。他征购藏品,使用的是有黄金支持的荷兰盾,一直发行至1923年。德·海特采用了一个有意思的投资策略,他诱劝自己的朋友海因里希·蒂森-博尔奈米绍男爵购买艺术品,其中绝大多数来自巴黎、伦敦和阿姆斯特丹的古董商。德·海特不讨厌整批购买,比如,他从卢芹斋手里买下了一批鄂尔多斯青铜器,一种欧亚大草原游牧部落的艺术形式,1934年至1935年期间,卢芹斋曾在自己的维也纳分店展示过那批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