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清朝官吏

在北美,即便是受过教育的人,对中国历史的了解也基本上一无所知。这种情况可以理解。通常,好奇心和目的性极强的外国人,会被一连串陌生的中国朝代名称弄得晕头转向。那些朝代上下延续了两千多年,其中又分散着众多都城。尽管如此,中国的一些基本情况,仍在西方得到了普及:中国被一条长城围起,在它馈赠世界的礼物中(并未完全得到公认),有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运河与水闸、火药与飞弹、瓷器与丝绸、针灸与草药疗法等,大概还有面条。

在政治制度方面,中国人的发明同样经久不衰,有趣而令人印象深刻,然而却很少被人提及。1000多年前,中国发明了精英统治制度,(在理论上)通过公正考试,选拔社会精英人才。我们在本章关注的,就是那种制度独特的近代产物——清朝官吏中的改革派端方,以及中国清朝末年其他主要革新派政治家。端方也是一位特别有见识的收藏家,在确立中国古代青铜器审美价值方面,他的贡献超过了其他任何人。端方属于中国最后一批文官,他们的选拔,大多经历了一套复杂的考试制度。那种制度逐渐演变成“一套以上层社会生活为中心的庞大复杂体系”,并在宋代(960—1279)得到了完善。哈佛大学著名汉学家费正清认为,宋代是“中国最伟大的历史时期”。

科举考试之于中国雄心勃勃的年轻人,与今日美国高中生参加“学术能力评估测验”无异。那是一种全国范围的文官录用制度,(至少在理论上)使聪明的男生得以跨越社会阶层的屏障。宋代期间,科举考试正式成形。那时,中国已发明了印刷书籍,并广为传播。学生们参加乡试、省试,最后是殿试。“主考官不得不采取预防措施,防止作弊。”费正清写道,“所采取的措施包括:在考场门口对考生搜身,在试卷上以编号取代姓名,重抄试卷以防判卷人认出考生字迹等。”科举考试的最高等级是进士,意为“通过殿试的学者”(大致类似于美国“常春藤盟校”的最优等生),确保了其在政府部门获得一个高官地位。科举每三年举办一次,殿试进行三天两夜。其间,每位考生与世隔绝,撰写“八股文”,展示其熟练运用儒家经典的能力。科举打分十分严格,通过考试的考生比例仅占5%。

然而,在现实中,由于现任官员也是对后代进行儒家经典教育的专家,熟悉这些经典才能进入大名鼎鼎的国子监,因此考试制度基本上维持了一个世袭统治阶层。国子监与法国的“名牌大学”如出一辙,那里的学生多数来自特权家庭,为获得“清朝顶戴”相互竞争。无论其缺点多么显而易见,中国的科举考试制度,一直延续到1905年才戛然而止。那时,清朝统治危机四伏。他们摈弃了传统考试,指出那种强调古代经典、忽视科学的考试题目已经不合时宜。此后,学生们要么在中国新创建的学校就读,要么出国学习。

封建制度产生的自相矛盾在清朝官员端方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他是一位失败的改革派,在濒于垮塌的清王朝供职的结果极为悲惨。2008年,张珺撰写了有关端方传记的论文《满族蜘蛛》,称端方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网络构建大师。据张珺研究,虽然端方的种族渊源至今仍含糊不清,他的家族,则属于少数民族统治者满族的权贵阶层。端方的父亲曾是杰出的地方法官,叔叔桂清中过进士,曾担任过皇帝的老师太傅一职。资深学者托马·劳顿等人,断言端方的祖先是汉族人,在明代末期,投奔了处于优势地位的满洲人,将其“陶”姓“归化为”满族氏族姓名“托忒克氏”,从而使家族男性纳入清朝八旗之一的正白旗。清朝的那种军事单位一律由纯粹或公认的满族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