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悲痛的誓言(第3/7页)

德川家康“颦像”

但德川家康并没因此而欣喜,反而专门命画师画一幅他因战败而愁眉苦脸的画像,提醒自己不要重蹈覆辙,也让后世子孙世世代代记得他今天犯下的过错。这幅画像后世称为“颦像”,一直保存到了今天。这样的胸襟,这样的气度,怪不得他最后能取得天下,建立将近三百年的德川幕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实《尚书•秦誓》最后还有一段话,值得我们好好看一看:

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冒嫉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达是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

这段誓言是什么意思呢?穆公告诫子孙说:“如果有一个臣子,没有任何特殊的才华,但他的心胸宽大,能够容人。看到别人有才华,就好像自己有才华一样高兴;看到人家比自己更贤能,心中不但不会嫉妒,还会更欣赏对方。不是只有在嘴巴上称赞而已,而是真心地能容纳别人。这样的人,才是能保护我子孙和人民之人,才是真正对国家有利之人!

“如果有一个人,别人有才华就嫉妒他,千方百计地想要诋毁他;看到人家比自己更贤能,就处处设置障碍阻隔他,不让主君或上司知道有这样的人。这种人心中只有自己,无法容下别人比他更杰出。这是会使我子孙和人民不保之人,是对国家有危害之人!”

请问各位,秦穆公话中所说的“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究竟指谁而言?

这句话指的是百里奚。

如果各位还记忆犹新的话,就会知道穆公是有感而发,他说的正是那位推荐蹇叔的百里奚。百里奚能够容贤进贤,于是才有秦国的兴盛;穆公不听百里奚的苦劝,于是才有殽阨的惨败。

《尚书•秦誓》是穆公血淋淋的教训,所以他谆谆告诫子孙,不要再犯他的错误。问题是,子孙会记得这样的誓言吗?

大约在四百年后穆公的子孙,也就是嬴政,明明知道李斯因为嫉妒而害死了比自己有才华的韩非,却仍然决定重用李斯。为什么呢?因为李斯才华出众,能够帮助始皇统一天下,所以始皇不在乎他的品德。

秦始皇对李斯百般的好,可以说就算他对不起天下人,也绝对没有对不起李斯。结果等始皇一死,李斯为了自己能长保富贵,立刻听从赵高的建议,背叛了始皇,害死了扶苏,于是有了后来的一连串祸乱。可以说大秦不亡于胡亥,不亡于赵高,而正是亡于李斯。

祖先当年发下如此沉痛的誓言,而子孙却根本没有放在心上,穆公在地下若有知,不知做何感想?

击败晋国并不是秦穆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原因,吞灭西戎才是让他成为霸主的关键。秦和西戎的恩怨纠缠了数百年,当西周灭亡之后,其实不只秦国借此良机壮大,西戎同时也在壮大,双方都在找寻机会,想要吞并对方。

时间回溯到《尚书•秦誓》的两年以前,也就是秦国惨败于殽阨的第二年,发生了一件足以扭转双方命运的大事。

戎王使由余于秦。由余,其先晋人也,亡入戎,能晋言。闻缪公贤,故使由余观秦。

戎王派遣一位叫由余的大臣,出使秦国。这位由余的祖先原本是晋国人,后来逃亡到西戎去,因此他能说中原的语言。为什么戎王要派由余来呢?因为他听说穆公贤能,所以派由余来“观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