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成就霸业的第一步(第2/6页)

各位不妨想一想,秦国的大臣们为何要立出子?

是因为出子特别贤能,深得大家拥戴吗?还是出子很会做人,所以大臣们特别喜欢他呢?都不是,大臣们喜欢的不是出子这个人,而是出子的年龄,各位看下面这段就知道了。

出子六年,三父等复共令人贼杀出子。出子生五岁立,立六年卒。三父等乃复立故太子武公。

……(武公)三年,诛三父等而夷三族,以其杀出子也。

出子被立为国君时,他只有五岁!怪不得大臣们要立他,因为这是当傀儡的好年龄。后来不知为何,可能是出子过早表露了厌恶权臣的想法,或是有其他人想利用出子夺权,总之出子即位后六年就被大臣们派人杀了。后来大臣们又把废太子武公迎回来,三年后武公就以“杀出子”为由诛灭了权臣们的全族。

为什么我要特别讲这一段?读过我的《秦始皇:诈与力的极致》的朋友们,应该还记得秦始皇跟嫪毐、吕不韦的斗争吧!各位当时心中或许有疑问,吕不韦和秦始皇关系这么近,秦始皇为什么一定要铲除吕不韦?

等各位熟悉秦国的历史后,就会知道一件事。这种先君过世,幼君即位,然后君臣彼此夺权斗争甚至相杀,在秦国是常常上演的老戏码。不是只有出子和武公这个例子,也不是只有秦始皇那个例子,在秦国这种事实在太常见了。

秦始皇明不明白这些历史?他当然明白。所以他一旦即位,立刻就要对付前朝的大臣,因为他怕这种弑君的旧戏再次上演。

十三年,齐人管至父、连称等杀其君襄公而立公孙无知。晋灭霍、魏、耿。齐雍廪杀无知、管至父等而立齐桓公。齐、晋为强国。

《史记•秦本纪》原本应该记的是秦国的大事,为什么太史公这里笔锋一转,突然去写此时齐国和晋国发生什么事呢?因为这是天下大势。

按中国传统的史法,当时秦国只是个诸侯国,天下大势并不在秦身上。秦国虽然因为后来统一天下而得立为本纪,但史家有必要让后人都知道,此时真正执掌天下大势的是哪些国家?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这是什么样的时代呢?各位从这段文字就可以清楚地看出,这是一个弑君与灭国的时代。过去因为有周天子在,乱臣贼子不敢为乱,强国不敢任意吞并弱国。但自从周平王失去大义名分之后,王室权威荡然无存,本身又无实力,所以天下秩序已然崩坏,重心首先转移到齐、晋两大强国之上。

说得更清楚一点,这是个力量就是一切,恶行无人惩罚的时代。中国文化过去给了这样的时代一个名字,那就是“乱世”。而这样的时代,也正是藐视文化、推崇力量的秦人将会如鱼得水的时代。

二十年,武公卒,葬雍平阳。初以人从死,从死者六十 六人。

各位请注意这段,传统史书为何要把“初以人从死”这一件事大书特书,连殉葬人数都写得一清二楚呢?因为中国文化认为“人命关天”。

秦国因战争而死的人,绝对比六十六人多,但战争是不得已,难道殉葬也是吗?拿活人来为自己殉葬,是儒家思想非常不能接受的一件事。连孔子这样的人都忍不住大骂“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他连像人的陶俑都不能接受,何况是活人!他这么好脾气的人,居然开口就咒人断子绝孙,可见其愤怒。

从秦武公“初以人从死”开始,后来的秦国代代殉葬不绝,但《史记•秦本纪》这里特地记载这件事,并不只是为了谴责,而是这样的做法后来影响了整个秦国的命运,后面我会再谈。

(武公)有子一人,名曰白。白不立,……立其弟德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