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骄傲与灭亡(第2/6页)

如何知道呢?我们看始皇听了这句话,他怎么说?他先说:“山鬼固不过知一岁事也。”接着又说:“祖龙者,人之先也。”什么意思呢?

谁是祖龙?按传统的说法,祖就是始,龙就是皇帝,祖龙就是始皇帝,“今年祖龙死”就是今年始皇帝要死掉。

秦始皇这么聪明,他难道猜不出来吗?他当然猜得出来,只是他故意要讲成另外一个解释。他说,祖龙指的不是始皇帝,而是“人之先也”,总而言之,跟我无关。什么叫作“山鬼固不过知一岁事也”?他要告诉自己,那个神秘人不是神仙而是山鬼,山鬼只知道今年会发生的事,过了今年,明年的事他就不知道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秦国的历法跟后来历代的历法不太一样,后来的历法是以正月为一年的第一个月,秦国则是以十月为一年的第一个月。这件事发生在秋天,离十月过年已不太远。山鬼既然只知道今年的事,那么只要今年自己不死,这预言就不算数了嘛!

我详细解释这两句给各位听,就是让各位明白这个人是何等自欺欺人。他自己也知道这是真的,否则他何必“默然良久”?他想了那么多的借口,反复地安慰自己,这跟走夜路吹口哨,拼命告诉自己不怕鬼,不是差不多吗?越是吹口哨告诉自己不怕鬼的人,不就越怕鬼吗?

你可以欺骗得了天下的人,但你真的欺骗得了自己的心吗?

始皇接下来命令御府检查这块玉璧,他自己也知道这个事诡异,嘴巴说不相信,但如果真的不相信,又何必命令御府检查玉璧。结果检查的人告诉他,这是二十八年过长江的时候,秦始皇沉入江中,用来祭祀江神的那块玉璧。

八年前沉入江中的玉璧,现在突然之间又出现在他的面前,始皇这次真的吓坏了。只好赶快找人占卜,结果占卜出来的结果是“游徙吉”,于是始皇为了趋吉避凶,决定再次出去巡游。

事实上,如果他待在咸阳,说不定秦朝还有其他的机会。但恰恰就是因为他这一次的决定,才加速了秦朝灭亡的命运。

始皇之死

三十七年,嬴政终于迎来他生命的最后一年。

始皇为了这次的巡游,决定了一个随行的名单。当时有左右两个丞相,一个叫冯去疾,一个叫李斯,他只能带一个丞相去,另外一个丞相要留守咸阳。最后始皇决定他要带李斯去,把冯去疾留在咸阳。从后面发生的事情来看,这个决定是错误的。如果他带的不是李斯,而是冯去疾,说不定历史就是另外一个样子了。

他还决定带他最小的儿子胡亥一起去,因为他特别喜欢这个小儿子。从历史来看,男人似乎最喜欢的都是比较小的儿子,例如春秋时吴王寿梦最喜欢小儿子季札,三国时袁绍最喜欢小儿子袁尚,刘表最喜欢小儿子刘琮,历朝历代也大都如此。

除了李斯、胡亥之外,随侍在他身边的还有负责掌管玉玺的赵高,这三个人就构成了后来的“亡秦三人组”。

始皇帝十月出发,就在经过浙江时,遇到了大风浪,只好绕过西边一百二十里,从狭窄的地方渡江。接下来的事,各位要特别注意了,始皇居然“上会稽,祭大禹”!

各位还记不记得,当年秦始皇第一次巡游过江的时候,当时也“逢大风,几不得渡”,始皇那一年怎么解决这个事情的?他非常生气,把湘山的树都给砍光,用来惩罚湘君。那是他一生的巅峰,连神祇也不放在眼里。

而如今他一样过不了江,他却去祭祀大禹。他这一次怎么没有把会稽山给烧了呢?读到这一段,聪明敏感如各位,应该感觉得出来,秦始皇已经气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