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西尔·阿拉法特(第3/9页)

[4]就行了。当然,阿拉法特不能同智广相比。他确实是巴勒斯坦抵抗运动的设计者或设计者之一,是战略家或战略家之一。他确实是法塔赫在莫斯科的发言人,他也确实去过拉巴特和开罗。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现在和过去是战争中的巴勒斯坦人的领导人。总之,在我所遇到的巴勒斯坦人中,阿拉法特是留给我印象最浅的人。

或者我应该说,他是我最不喜欢的人?有一件事是肯定的,他天生不讨人喜欢,是个易于发怒的人。要对他产生好感是困难的,首先是因为他用沉默来拒绝那些想从感情上亲近他的人。他的热情是表面的,他的殷勤是形式的,任何一件小事都足以使他变得充满敌意、冷淡和傲慢。只有当他发怒时,他才兴奋起来。到那时,他的声音就由小变大,双眼成了仇恨的源泉,似乎想把你和他的敌人一口吞掉。其次是因为他对提问的全部回答缺乏根据和诱惑力。我认为在采访中,重要的不是提问,而是回答。如果是一个有才华的人,即使你向他提出世界上最平常的问题,他也能作出非常出色而深刻的回答。反之,如果是个普通人,即使你向他提出世界上最尖锐的问题,他的回答也很平淡乏味。根据这一法则,向一个理智和感情互相干扰的人提问,那么你将一无所获。我同阿拉法特的交谈正是这样:一无所获。他除了使用强硬的语言以外,几乎总是用暗示或影射的话,或不包含任何内容的兜圈子的话来回答你的问题。他始终担心说服不了我。他丝毫不考虑别人的观点,即便在抽象地讨论问题时也是如此。由此足以看到,一个相信战争的阿拉伯人和一个不再相信战争的欧洲人之间的交谈,是何等的困难。当然,还因为这后者受到基督教的熏陶,厌恶仇恨;而前者则信守“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准则。实际上,这是妄自尊大的集中体现。不过,阿拉法特在请求别人谅解他时,或者在他要把对他缺乏信任的人拉入他的营垒时,他的这种妄自尊大就消失了。阿拉法特不满足于仅仅关心他的事业,从根本上承认他的事业的正义性,批评他的事业的弱点,并因此冒丧失生命和道义的危险。相反,他对这一切的反应是我所说的狂妄、毫无道理的矜持和荒唐地喜爱争吵。

采访持续了90分钟,其中大部分时间浪费在翻译他的阿拉伯语上,因为他坚持通过译员回答问题。我猜想,他这是为了做到字斟句酌。不论是人情方面,还是智力方面或政治方面,这90分钟中的每一分钟都使我感到扫兴。但有一点使我感到有趣:他晚上并不戴墨镜,因为他戴的不是一副视力眼镜。他戴着它只是为了引人注目。实际上,不论是白天,还是晚上,他的眼力都很好。在最近几年中,难道他还没有飞黄腾达吗?难道他没有被选为所有巴勒斯坦抵抗运动的首领吗?难道他没有作为国家元首四处走访吗?他再也不要求别人称他为阿布·阿马尔了。

奥里亚娜·法拉奇(以下简称“法”):阿布·阿马尔,人们常常谈论您,然而对您却一无所知……

亚西尔·阿拉法特(以下简称“阿”):关于我,唯一应该说的是:我是个普通的巴勒斯坦战士。我很早就成了巴勒斯坦战士,我们全家成为巴勒斯坦战士是在1947年。正是在那一年,我觉醒了,明白了在我国发生了何等野蛮的侵略,类似这样的侵略在世界史上也是从未见过的。

法:阿布·阿马尔,那时您有多大年纪?我向您提出这一问题,是因为关于您的年龄众说不一。

阿:不要提任何个人问题。

法:阿布·阿马尔,我现在仅仅问您多大年龄,您又不是女人,您可以说给我听。

阿:我已经说过,别提任何个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