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万仞指峰能担否 第四十七节 西行(第5/8页)

“什么好马?”

“贺兄弟啊,你骑过地最好的马大概有多重?”

“嗯,五百五十多斤吧,不到六白斤的样子,那还是在陕西老家的时候。辽东都是四百斤的小马,可没有我们陕西那里的马好。”

蒙古马一般也就是二百多公斤,承载一个人就很辛苦了。黄石的坐骑大马是精选过地,也不过五百斤出头。他自己体重就有一百八十斤,再加上几十斤重的盔甲、武器,马已经没有余力披任何马铠了。

“是,陕西的河套马确实天下闻名,不过那种大马也不多见吧?”

“不多见,还是四百多斤的马最常见。”

黄石点了点头,伸出一根手指冲着贺定远晃了晃:“贺兄弟啊,我来霞浦以后就和红夷定了一批种马,这批马可是都是一千二百斤以上哦。”

贺定远愣了一下就哈哈大笑起来:“蛮夷就会胡说,哪里有那么大地马,某从来没有听说过。”

“就是说,如果我真买到了,贺兄弟你也不要么?”

贺定远狐疑地打量了黄石两眼,后者则悠闲地举起茶杯开始喝茶了:“要!为什么不要?不过某听说过,六百斤以上的大马就已经价值一千两银子以上了,真有千斤上的大马,还不得要一万两银子。”

“红夷卖得比这便宜,我去年腊月跟耶稣会定的,他们去帮我找十匹公马和二十匹母马,运到这里养一个月后必须要上一千二百斤,我一共付他们二十万两银子。”黄石言明要的是种马,来了以后也是用来配种的。

贺定远在心里算了算,一千二百斤地马,除了驮人外还可能装七、八十斤的重型马甲了,这真让他喜出望外:“大人,那马什么时候到?”

“估计今年就能运来了。”

黄石一句话就让贺定远傻眼了,他喃喃说道:“可是现在才四月。”

“是的,”黄石脸不红、心不跳的承认了这一点:“等这批马到了我们就开始育种,然后等小马长大后,贺兄弟你就可以组建一支强大的马队了。”

……

天启七年五月初三。霞浦。

黄石用库存的银币付了这个月的军饷后还有一万两地富余。军屯有了不少收获。军镇的收成足够保证军镇里的十几万张嘴了。上个月底黄石就命令柳清扬这个月要缴纳二十万两白银来,这笔钱于昨天运到了。黄石查看了一下随之附上地报表,由于黄石不停的抽调大量银两,柳清扬那里还没有补上亏空。

“不着急,还有两年多呢。”

黄石倒是很看得开,这四个月三十五万两白银砸下去,一支人数近两万的福宁军硬是被他生生地砸了出来。除了四个野战营的一万七千部队外,福宁镇还直辖有七百人的内卫队、二百人的教导队、一千五百人的救护队、镇直辖地辎重部队和人数不等的参谋司、军情司、后勤司、军法司。

算上八千人的军工司的话,福宁镇的核心组织部分已经接近三万人。一个月的军饷是四万多两白银。再加上训练、食堂等费用,福宁镇的维持费已经突破七万大关了。幸好军镇的军户不但能自给自足,还能帮黄石分担些负担,更是潜在的兵员补充。

“等我更有钱的时候,迟早要让福宁镇所有的军户男丁都进行基本地军事训练,不然叫什么军户呢?”

拿到了二十万两银子的巨款后,黄石马上就宣布要出发去西南了:“这次我福宁军要动员救火、磐石、选锋三个营全部的一万五千名官兵。还要动员五百内卫队、一千人的救护队、镇直辖的辎重队,此外参谋司、军情司、军法司也都派人随行,共计官兵一万八千八百人。”

下面的听众一个个都是意气风发。这次出兵地规模实在是前所未有的宏大,福宁镇众将一个个都心潮起伏、激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