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再战长沙(1941年9月~1941年10月) 春华山之役(第4/10页)

一次,在李天霞第51师师部,作为副师长的周志道对王耀武说:“军长,廖龄奇也太耍性子了,给谁看呢?”

李天霞也在一旁帮腔,说:“军长,这样下去可不行。军队里的事,下级不服上级,今后打起仗来,还怎么指挥?”

王耀武“呵呵”一笑,说:“廖师长是老长官(俞济时)的人,平时对我也没有太大冒犯,只要大家同心杀敌,在这个问题上不出漏子,那么一切都没问题。”

不少时候,老王一句话说出口,听上去很温和,实际上锋芒暗存。

确实,作为部队长,最难受的就是下级不服自己,所以不要怪王微笑后面的冷冰冰。

永安外的廖龄奇,在丰岛袭占该城后,他指挥部队横刀一切,断绝了永安城内外日军的联系。

接下来的战斗极为激烈,不到一小时,第58师三个连长牺牲,日军第18联队则有两个中队长战死。此时,无论是石井信第18联队本部,还是丰岛房太郎第3师团本部,都进入了永安。廖龄奇得知这一信息后,发起了狂攻。

9月27日全天激战,整个永安火光冲天。

在副师长张灵甫指挥的城南围攻中,两军投掷的手榴弹几乎结成了一张天网。丰岛身边的第18联队在会战中光中队长就死了八个,其中三个在这一天被毙杀在永安。在永安,该联队一天之内伤亡超过八百人。

永安之战,是第58师在抗战中最重要的战役之一。

永安战打到最惨烈时,第3师团长丰岛综合战况,判断出与自己陷入混战的中国军队是王耀武第74军。

尽管与第74军决战这件事在第11军参谋长木下勇看来意义不大,按高级作战参谋岛村矩康的说法,也只是拖住第74军,但真打起来后,无论阿南、木下还是岛村,都绞尽脑针,想把王耀武撂倒。

在第3师团跟第74军猝然遭遇后,阿南不但把军直属的野战重炮部队、坦克部队全部划归往春华山方向增援的第6师团,而且命令第40师团、第4师团、第13师团早渊支队分别牵制住正面和侧翼的中国军,总而言之一句话,就是不叫任何中国的部队靠近和增援第74军。

对日本人来说,现在的问题是,第3师团怎么就阴差阳错地挨了第74军的拳头。

如果仔细论论上面这件事,不能不说是阿南的一个失误。阿南是9月21日拿到王耀武第74军开始移动的情报的。从21日到23日,日军连续多日通过空中侦察关注该军动向,但到了24日,由于天气不好,雨雾弥漫,第74军去向不明。虽已派第6师团专门对付第74军,但该师团距离还比较远。在敌情不明的情况下,第3师团没做任何准备,仍贸然疾速向南进发,以至于在春华山和永安遭受重大伤亡。

在春华山附近的赤石河一线,余程万正率第57师与第3师团后续部队激战。

已将军部开进至黄花的王耀武,叫余程万根据敌情灵活机动作战,派一部到春华山北侧击日军。

任务落在第57师步兵指挥官李翰卿(行伍出身,山东濮县人)身上。他率野战补充团立即行动。本来这个战术没任何问题。没想到的是,战场形势风云突变。就在李翰卿率部跟第3师团的一部交火时,背后突然杀出第6师团平冈力第45联队的一个大队,瞬间李部腹背受敌,李翰卿少将亦中弹牺牲。

9月27日当天,第57师伤亡超过了3000人。这是战事转折的信号。

此时,神田正种带着第6师团以三个纵队(左中右:友成联队、平冈联队主力、有马联队)的阵势杀过来的。在此之前,余程万第57师和廖龄奇第58师自身伤亡虽然也不小,但没叫第3师团占多大便宜,反而狠狠地咬了该师团一口。现在,神田带着第6师团骤然而至,战场上的形势一下子逆转了。

永安方向,打到此刻,廖龄奇第58师全师官兵伤亡达到50%。赤石河至春华山一线的余程万第57师伤亡也超过了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