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傅作义的奔袭(1939年12月~1940年3月) 中计了(第2/3页)

“冬季攻势”中,军令部作战厅建议傅作义把进攻目标锁定日军盘踞的大佘太。

大佘太是包头附近安北县的一个镇子,也是县城所在地。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这里是传说中北宋杨业和佘太君一战定情的地方。

傅作义领命后,却拟定了一个更大胆的作战计划……

中国军队厉兵秣马时,日本人在干什么?

驻蒙军司令官冈部直三郎是个沉郁的人。日中战争开始后,作为华北方面军的参谋长,他辅佐寺内寿一在华北取得巨大战绩。在塞北,冈部可以调动的军队相比之下虽然不多,但却掌握着一支骑兵部队。

抗战时代,大约是最后运用骑兵作战的时代。

因地理环境的特点,驻蒙军当时掌握着日军骑兵部队的大多数。

具体地说,是以小岛吉藏为部队长的骑兵集团。这个集团有两个旅团的兵力,一共四个联队。在包头附近驻扎着两个联队:在固阳的第13联队和在安北的第14联队。固阳和安北,是包头附近的两个县,一个在东边,一个在北边。另外那两个联队,正如前面提到的,被调到河南了。

1939年12月19日,华南昆仑关爆发激战时,塞北的日军骑兵集团长小岛拿到一个情报:傅作义第35军主力集结在昆都仑河(流经包头境内,黄河的支流)以东,要在12月20日攻袭包头。拿到情报后,小岛很得意:“看,虽草原茫茫,我的情报网依旧不错。”于是,他下令,叫骑炮兵(混合编制)联队长,一个叫熊川长致的家伙,立即带部队出发,横渡昆都仑河,去拦击傅作义。

熊川是12月20日黎明带队出发的。

小岛出包头西门,为熊川送行。

送就送吧,奇怪的是,一送就送出五里地。给人的感觉是,这一切跟作战没什么关系,而是恋人的别离。

末了,望着熊川带着人消失在霞光崩裂的草原深处,小岛充满激情地吟出一首诗:“静静的草原多美丽啊,随着露珠儿的滴落,大和男儿奔赴了远方战场。”怎么说呢,这诗写得确实不怎么样。

所有不靠谱的事做完后,小岛想起回城了。

他绝对料不到,自己早已中了傅作义的圈套。他带人还没进包头,就听到城中已枪声大作。小岛愣神时,有人来报说,就在他送熊川出城后,外面突然冒出一支中国便衣队,趁机攻入了城中!

这就是传说中的调虎离山。

小岛骑兵集团的主力驻扎在包头西北周边的固阳和安北,平时进行城防的只有熊川的骑炮兵联队以及少量战车部队和步兵。现在,城防主力已被熊川带走,包头也就一下子空虚了。

小岛带人进城后得知,少数守备部队在中国便衣队的进攻下正节节后退。看便衣队的样子,是要朝骑兵集团司令部推进,现在双方在前面的巷口已陷入死战。他有点蒙了,进城时他并没有把便衣队放在眼里,但看现在这阵势,明显是要端他的司令部。

好在副官还比较清醒,说:“我们赶快抄小路回司令部吧,您需要到那里统一指挥,稳定军心。”

小岛赶回司令部,听到一个参谋正在给张家口驻蒙军司令官冈部直三郎打电话,其中有这样一句话:“多谢司令官,真的不需要,我们自己能顶住,请放心!”

显然,电话那边,冈部之前是这样说的:“我马上派增援部队过去。”

小岛真心想踹这参谋两脚。他想再给冈部打个电话,又觉得不合适,毕竟刚拒绝完。其实,找援军对小岛来说不是个困难事,包头周围不就有他的两个骑兵联队吗?小岛给固阳和安北的骑兵第13和第14联队打电话,叫他们立即回援包头。

坐定后,小岛又站起来。

攻入包头的是中国的便衣队,后面有没有更多部队跟进?这次攻袭战是什么性质和规模的?小岛心里一点底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