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继续抗战(1939年3月~1939年10月) 首战长沙(第2/7页)

在此之前,按东京军部判断,至少三年后即1942年欧洲才有可能打起来。正是出于上述判断,1939年春,东京的陆军中央还弄了个截至1942年的作战规划。规划的基础是:在1942年,怎么打赢跟中国、苏联同时进行的战争。没想到一切来得如此之快。

1939年的夏末秋初,东京很热,人人都在谈欧战,这个民族处于一种奇异的状态:大战开始了,日本怎么办?这是一种集兴奋、贪婪、茫然于一体的状态。

无论如何,1939年的世界是个开始加速疯狂的世界。

在那样一个时代,西面是魔兽一般强力的纳粹德国,东面是攻击成性的军国日本,人类世界何去何从?

美国人还在沉睡,苏联人暂时还不想掺合进去,英国和法国在吃到德国人的苦果后,想奋起反抗时才发现:经过二十一年忍辱备战的德国,在希特勒的掌控下,已武装到牙齿!

只说接替平沼上台的新首相: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的策划者陆军参谋本部作战课长稻田正纯的岳父阿部信行。

阿部在朋友圈被认为是个平庸到极点的人物。

不过,阿部一上任,却做了这样的表态:“欧洲开打,帝国无意插一腿,我们最重要的任务仍是解决‘中国事变’。”

这话一出来,海军很乐意,说:“对呀对呀,说得太好啦!谁说阿部大将平庸啦?阿部是陆军中少数几个明白人好吗!”

海军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他们对日本跟德国结盟啥的不感冒。

海军大臣米内光政认为结盟德国,必然得罪英国和美国,他仍认为苏联是日本最大的敌人。海军中央的佐级军官则直接认为,日本的当务之急是准备东南亚作战,把英国、美国、荷兰横扫出去,他觉得,必须控制西太平洋并占有那里丰富的资源,比如印度尼西亚的石油和马来西亚及菲律宾的橡胶。

阿部内阁的新任陆军大臣是刚从中国战场回来的畑俊六。

畑俊六也不赞成结盟德国,认为日本陷入对华战争的泥潭,一个主要原因是后者有苏联、美国支持,现在欧洲大战爆发,大家注意力转移了,日本也就有了迫降中国进而了结战争的机会。

畑这个观点被阿部认可。

就这样,1939年9月上旬,东京的新内阁组成没几天便撤销了原来的华中派遣军,在南京成立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用来统一指挥侵华战争。第一任司令官是西尾寿造,总参谋长是前陆军大臣板垣征四郎,下辖华北方面军(驻太原之第1军、驻济南之第12军、驻张家口之驻蒙军)、驻武汉之第11军、驻上海之第13军、驻广州之第21军。

中国派遣军虽是个总军,但实际上主要指挥华中的日军。换句话说,华北方面军和华南第21军具有比较大的独立性,比如这两支军队的兵站交通事宜,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就无权过问,而直接由东京的陆军中央指挥。

为应对国际局势尤其是继续加强对苏联的备战(按很多人的说法,经诺门坎一战,日本放弃了北进政策。实际上,1940年初夏,德军降服法国后,军部要人田中新一仍起草了5个月内结束东南亚战事,随后北攻苏联至贝加尔湖的作战计划),东京把一些老牌师团调回国休整,随后将一些新建师团投到中国。以第11军为例,金泽第9师团调回去了,京都第16师团也调回去了,在保留第3、6、13等主力师团的基础上,组建并调来第33、34、39、40师团等部队。

在这里,交待一下第16师团和第9师团的后史。

作为侵华战争前期的主力,这两个师团全员参加了南京战和大屠杀以及此后一年多时间里的重要战役。

第16师团被调回国后不久,在陆军中央失势的石原莞尔出任了师团长。不过,没等到太平洋战争爆发,他就又走人了。珍珠港事变后,第16师团编入本间雅晴第14军,担负进攻菲律宾的任务,后一直屯驻该国。战争末期,爆发日美最大的会战莱特湾海战,此时京都师团的驻地正是莱特岛,后几乎全军覆灭,可谓恶魔部队最适当的结局了。需要提到的是,京都师团被调回国时,其前任师团长、南京大屠杀中的狂人中岛今朝吾被编入预备役。该师团被歼于莱特岛后不久,中岛因尿毒症和肝硬化病死,躲过来华受审以及必定和谷寿夫一起被处以极刑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