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北线有战事(1938年7月~1938年9月) 田家镇(下)(第4/4页)

打到9月28日傍晚,田家镇失守在即。

李延年并没在田家镇。整个战斗期间,他的指挥部离田家镇都有一定距离。这也是后来其上级第4兵团司令李品仙指责他的一个理由。按李延年的说法,他在9月28日深夜接到了命令,叫他放弃田家镇。但李品仙在给军委会的报告中,说守军撤出田家镇是“擅撤”,他根本没下过撤退命令。

李品仙是李延年的顶头上司,在这个问题上不会说假话,而且也没必要。如果李延年的话是真的,那么他只能是直接接到了武汉的撤退令。有这种可能没有?要说绝对没有的话,也未必是现实的。李延年是蒋介石的嫡系,李品仙是桂系,在撤退的问题上,李延年直接拿到了蒋介石的命令也不是没有可能。

第57师先行撤出田家镇。

后来,第57师被划到第74军,在王耀武的调教下终成虎贲劲旅,常德一战名满华夏。施中诚本人也在王耀武和张灵甫之间,做了第74军第三任军长,成为一代名将。

第9师是最后撤退的。

马口湖南岸的通道始终被第9师第25旅的一个团控制,为的就是一旦不支时掩护大军撤退,所以守军走的时候还是很从容的。

1938年9月29日上午,田家镇陷落。

田家镇丢了。但在守备时间上,应该说还是完成了任务。从8月底打到9月底,让日军占领武汉的时间,至少在江北耽误了一个月。

中国军队撤走前,把要塞炮的零件都卸走,并注入了王水,也就是硝基盐酸,用以腐蚀火炮。所以当日军爬上田家镇核心阵地后,发现各炮位都冒着黄色的烟雾……这个镜头被随军记者拍下来发往日本国内,东京的报纸给这个照片配的标题是:武汉三镇陷落在即。

按宫崎周一的描述,一向矜持的冈村宁次得知田家镇陷落后欣喜若狂。因为他知道这个地方意味着什么。相比之下,宫崎则有些麻木,甚至盘算:田家镇的作用有那么大吗?狂喜的冈村在第一时间向畑俊六报功,并特意为稻叶四郎“申请”日军最高荣誉勋章金鵄勋章。

在给畑俊六的电报中,冈村称第6师团战力果为日本军之首。

冈村在就任第11军司令官前担任仙台第2师团的师团长。两个师团都是日军第一战力的争夺者,此时冈村忘却了在东北寒风中挨冻的仙台士兵,而把荣誉给了来自熊本地区的黑小子们。

攻陷田家镇后,冈村宁次也确实感到人手不够用,希望上面再支援一下第11军。畑俊六从新编成没多久的,正担任长江沿岸警备任务的第116师团,拿出一个联队交给冈村宁次。这个师团是以京都第16师团的预备役人员编成的,虽然是特设师团,但战力一流,此后七年一直活跃在中南战场,成为仅次于第13师团和第3师团的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