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烽火南浔路(1938年6月~1938年10月) 马当要塞是怎么丢的(第2/7页)

在日军压境的危急时刻,对李蕴珩搞这一套,鲍长义第一个反对,为此跟李吵了起来。李蕴珩说:“你爱参加不参加,你是海军的,我管不了你,但我的部队都必须参加。”

鲍长义脾气也可以,二话没说,扬长而去。

6月中旬的一天,白崇禧来马当要塞视察,勉励将士严阵以待、誓死杀敌的同时,特别提出江防部队和第16军要配合好。白崇禧来的时候,马当要塞的掩体刚脱模,负责设计和修建的工程师对陆战队支队第2大队队副杜隆基说:“真希望短期内别发生战事啊!”

杜隆基笑,说:“可能么?人家才不管你工事是不是刚脱模。”

工程师傅方衡、沈鸣荣曾参与设计和修建江阴要塞,听到这里不禁黯然,说:“当初鬼子攻下江阴,杀戮无算,南京劫难,世上仅有,我们羸弱啊,日本人就必要置我们于死地而后快吗?”

杜隆基神情一下子严肃起来,说:“所以要抗战,为自己,也为后代。”

早在6月17日马当要塞前方江面就发现敌情了。当日,杜隆基在长山阵地的观测所用高倍数望远镜发现封锁线和布雷区外的东流一带江面出现3艘日舰,周围是些小艇,艇上日军用火炮胡乱发射,有的水雷被击中,掀起二三十米高的水柱。杜隆基长期供职于海军,仅凭声音判断,就知道敌人当在要塞外30000米左右。但随后几天,日舰没有更大的动静。

日军似乎在等待什么。

6月23日,李蕴珩命令,所有学员到马当镇参加转天早8点举行的结业典礼。

就这样,第16军排长以上军官都在前一天来到马当镇,包括守香口到东流滩涂的第16军的那个团,从排长到团长都走了,整个阵地的最大部队长是班长。

上尉以上的军官都有请帖,杜隆基也收到一份,但鲍长义已经命令部下任何人不得参加,所以23日午后他只是看着不少第16军的军官结伴从阵地前的公路上经过,去参加转天早晨的典礼。

当晚,陆战支队第2大队长金宝山到指挥部找到鲍长义。两个人都是从青岛撤下来的,私下里关系也很好,金宝山问:“长山守得住么?”

鲍长义说:“不是守得住守不住的问题,我们要做的,是要鬼子多扔下点尸体。”

金宝山觉得是这个理儿,说:“这个时候16军还搞什么结业典礼,排长以上的军官都去马当镇了,阵地群龙无首,尤其是香口到东流一线,鬼子要趁机登陆怎么办?”

鲍长义只是一口一口地抽烟,最后抬起头,说:“事情已经这样,管不了那么多了,我们只要严守住自己的阵地就好,你早些回去休息,也许恶战明天就来了。”

金宝山就要出门的时候,鲍长义在身后大喊道:“妈的!李蕴珩这个混蛋就应该上军事法庭!”

6月24日天蒙蒙亮,在隐约的枪声中,鲍长义醒了。最近一段时间太过紧张,他甚至一时不能确定那枪声是来自梦里,还是现实中。他立即起身,带着卫兵视察阵地,提醒弟兄们随时作好战斗准备。

鲍长义在望远镜里注视着江面的敌情。

当把望远镜转向香口阵地时,发现情况似乎不对。尽管距离很远,还有雾气,但仍注意到在香口阵地活动的部队身着模糊的黄色军装。

他脑袋顿时大了一圈。

随后鲍长义给驻扎在香口的第3总队第1大队打电话。

两个阵地每天都联系一次。但那边已经没人接听了。又跟防守在那里的第16军的那个团联系,还是联系不上。鲍长义知道情况不妙,立即把侦察员派过去,没多久,侦察员回来报告:香口满大街都是日军!有陆军士兵,也有海军陆战队!

鲍长义一闭眼: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守备香口的第3总队第1大队在日军突袭下已全部战死。其侧翼的第16军那个团是否进行了支援?一想到该团排以上军官此时正在马当镇参加那个莫名其妙的典礼,鲍长义就怒火中烧。在命令士兵立即作好战斗准备的同时,他把电话打到马当要塞司令部,值班士兵说司令王锡焘去参加结业典礼了;电话打到马湖区指挥部,也没人接听。没办法,鲍长义只好通过无线电,联系位于武汉的江防要塞守备司令部,司令谢哲刚接报后大吃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