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纳瓦拉王后(第5/7页)

[3] 玛格丽特传记作家提出一种假设:并非瓜斯特和亨利——而是凯瑟琳一人(或有查理的帮助,他最初发现了吉斯家族的动向,想要利用亨利)。不过这样就使太后的作用过于重要。凯瑟琳向来兵来将挡,如果她发现女儿对吉斯公爵有意,必定会立刻叫停。她当然不会在四个月里对玛戈信任有加。查理率先注意到了太后不曾注意的问题(这又不是打猎),这也不太可能。事实上,1569年夏天和初秋,凯瑟琳和查理都没有注意到吉斯家族,不过亨利和瓜斯特则注意到了。

[4] 不要将他和已故孔代亲王波旁的路易混淆。这位波旁的路易是蒙庞西耶(Montpensier)公爵。而很不凑巧,路易(和亨利一样)也是当时法国贵族们常见的名字。波旁是一个巨大的家族,分支众多,有着复杂的政治史。

[5] 玛戈和吉斯公爵在1570年初夏的关系究竟多么亲近已经无从知晓。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件事传到了葡萄牙宫廷,堂·塞巴斯蒂安派遣间谍前来打听玛格丽特的举止,但间谍表示,并无证据证明玛格丽特有何失态之处。

[6] 伊丽莎白一世的统治长久而昌盛,本人也不受男性所累,这就是其中一个特例。玛格丽特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7] 如果伊丽莎白一世答应了这门婚事,历史将如何发展?想来必定非常有意思。

[8] 事实上,他在1565迎娶了雷兹女公爵之后成为了雷兹公爵,不过这些头衔往往可以互换。

[9] 普遍认为,玛格丽特之所以拒绝和表亲之间的婚姻,根本原因在于他们之间缺乏肉体上的吸引。毫无疑问,玛格丽特既不喜欢亨利,也不认为他富有魅力,但仔细阅读史料将会发现,他们之间的宗教差异造成的影响更大。尽管16世纪有人(如凯瑟琳)对天主教首鼠两端,但玛戈显然不在其列。

[10] 现代多数史学家仍将莫尔维视为行凶者。但我倾向于这位精明的威尼斯大使的说法。凯瑟琳的第一选择自然是意大利人——尤其是佛罗伦萨人。

[11] 威尼斯大使写道:“关于那声枪响……吉斯公爵绝对不知情。他无论如何也不敢违抗国王做这样的事,因为国王陛下……日后可以惩罚吉斯家族。”

[12] 凯瑟琳读过圣路易的传记,据说自比为卡斯蒂尔的布兰奇。太后似乎有没有完全领会史料——布兰奇绝不会像凯瑟琳这样和某个儿子联合起来背叛自己的儿子。

[13] 一些学者认为以玛格丽特的地位不可能受害。但在象牙塔里的学者并不了解情况。在那个时代,人人都面临危险,尤其是玛戈这样的天主教公主,完全可以被当成引诱胡格诺派的诱饵。事实上,许多贵族妇女都在那天早上被残忍杀害了。

[14] 玛格丽特和凯瑟琳的对话内容一直不为人知,直到17世纪她的回忆录出版。连亨利也想不到,凯瑟琳竟然没有把圣巴托罗缪大屠杀的计划告诉玛格丽特。在亨利看来,玛戈在大屠杀前夜和自己同处一室,却没有警告自己。

[15] 克劳德·凯瑟琳嫁给了雷兹公爵——他是查理痛恨的主要人物,是太后派来监视自己的。这是雷兹公爵夫人第二次结婚。将宠爱的廷臣许配给富有的寡妇乃是凯瑟琳的惯有恩典手段。

[16] 虽然亨利可以人道,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逐渐对男人产生兴趣。

[17] 巴黎当时肉欲横流,甚至搞不清谁和谁发生过关系。当时巴黎一位编年史家皮埃尔·德·勒斯图瓦(Pierre de L'Estoile)记录了查理九世、吉斯公爵和内韦尔公爵朋友的事情,他们怀疑拉·摩尔是内韦尔女公爵的情人,曾在卢浮宫台阶上等着他出来,不过当晚他和玛格丽特待在一起。

[18] 这种说法对今人而言略带夸张,不过此人可能是真心实意的。他们在16世纪就是这样说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