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婚姻的陷阱

“人们决不能为了避免战争而容许混乱,因为如此是无法避免战争的,而拖延只会对自己不利。”

——马基雅维利《君主论》

吉斯公爵的婚礼在一定程度上使玛戈摆脱了来自家庭的压力,但其效果并不持久,因为玛戈长久以来的婚姻问题依然存在。不仅是玛格丽特,凯瑟琳所有的子女都长大了,为子女安排好门当户对的配偶,成了太后心中的当务之急。十一月,她最终设法使查理娶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次女,这本是件大事,不过菲利普二世又一次抢了她的风头,使得这件事相形见绌——后者与更有魅力的皇帝长女结婚,而这位公主原本是许给法国国王的。菲利普二世故意抢走了查理的原定新娘,而再次令法国人蒙羞:这样一来,他公开回绝了自己和玛格丽特结合的意见,也使葡萄牙国王迎娶玛格丽特成为不可能,同时,他也展现了他出众的吸引力和政治影响力。

凯瑟琳时运已尽,无法眼见她心爱的亨利迎娶英格兰女王,以使自己的计划更进一步。令她沮丧的是,中将以伊丽莎白是新教徒的理由,直截了当地否决了凯瑟琳提议的新娘。太后最终将新郎的人选换成她的弟弟,即阿朗松公爵弗朗索瓦。(凯瑟琳安慰38岁的伊丽莎白说,16岁的弗朗索瓦“在宗教事务上不太讲究”。)但是,英格兰驻法大使弗朗西斯·沃尔辛厄姆爵士(Sir Francis Walsingham)对这一最新计划不抱太大期望。“坦率地说”,沃尔辛厄姆在一篇写给英格兰政府的报告中如是观察,“在这次结合中,我只担心太后殿下眼光是否精准,此外,这位绅士不仅有天花造成的缺陷,还有其他不讨喜的地方(丑陋):太后如果能亲眼得见这一点,我不认为她还会乐意这桩婚事继续下去。”

凯瑟琳并不是唯一以估价的眼光打量英格兰王座的婚姻中介。在她的老家拉罗歇尔(由于《圣日耳曼和约》的缘故,当时那里是受官方承认的胡格诺派的地盘),科利尼将军正通过驻在英格兰王庭的新教大使小心地打听:伊丽莎白是否可能考虑他提出的英格兰未来国王的候选人——让娜·达尔布雷(Jeanne d'Albret)的儿子,17岁的纳瓦拉的亨利(Henry of Navarre)。

《圣日耳曼和约》的签订带来了脆弱的和平,科利尼利用这一喘息机会策划了行动计划,该计划旨在促进国内的稳定,给法国休养生息的时间,使法国从持续的宗教战争对国民人口造成的破坏中恢复过来。将军尽管好战,但是他本质上是一个爱国者,没有和自己的祖国作对。科利尼想要侍奉国王,他只是觉得不能为了侍奉国王而放弃信仰。

在思考之后,将军根据其长年在政府和军队的经验,得出结论:问题不是开不开战,而是在哪里开战。法国由于国内的宗教冲突,国力已被削弱了。新旧教两派都有很大人员损失,作物遭到破坏,王国债务缠身。科利尼的想法是,将敌意的焦点外移,促使其酿成战争——这场战争将不会是法国人同室操戈,而是法国和西班牙的战争。他提议,将战场放在法国之外的地方。尼德兰的新教徒已经开始反抗其天主教君主菲利普二世。何不介入战争,支持他北方的新教教友,在法国以外的西班牙帝国境内作战呢?如果新教徒在法国的帮助下获胜,尼德兰就会成为法国的一部分,尼德兰的人民也会成为法国国王的臣民。这将使法国人民在最紧急的时候振作士气,并且可能有效地将新旧教团结起来,使他们学会和平共处。毕竟,就算是法国的天主教徒,也愿意从倨傲的西班牙人手中夺取领土。而如果尼德兰的新教徒失败,至少这次将是菲利普二世,而非法国遭受国力削弱,并且他还必须面对充满敌意的人民,遭受战争破坏、农业损失以及财政消耗。科利尼可不想失去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