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山河百战变陵谷 第一节(第6/9页)

这些事情,耶律濬心里比谁都清楚。

尽管如此,倘若耶律信仍然坚持不退兵,那么,他也决定继续支持他!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这是耶律濬成功的关键。或者说,这是耶律濬自己觉得他之所以能开创中兴局面的关键!之前,他选择了萧佑丹;而现在,他选择了耶律信。

既然做出了选择,那么总不可能没有考验的。

耶律濬的目光移到了耶律信的身上。

“耶律信,你以为呢?”

“陛下……”耶律信此时的神色间,闪过一丝犹豫,这让耶律濬心中生出一阵不快,但耶律信垂首欠身,看不到皇帝的表情,仍然稍稍迟疑了一下,才谨慎的回道:“臣以为,此时非退兵之时!”

“依兰陵王之见,那要何时才是退兵之时呢?”耶律濬未及说话,萧岚已经语带讥讽的质问道。

耶律信不理萧岚,继续对皇帝说道:“晋国公尚在安平,雄、莫、瀛洲之间尚有大批掳获未及运返国内,若仓促退兵,恐为宋人所乘……”

他的话未说完,耶律濬已经愣住了。

金帐之内,自萧岚、萧阿鲁带、韩拖古烈以下,一个个都面露惊讶之色。一时之间,他们甚至忘记了高兴——关于退兵的事,他们已经秘密谋划了许久,私下里做出了各种交换,换来彼此的支持,重新构建成一个松散的联盟。他们原本预料这将十分困难……然而,谁也不曾想到,耶律信就这么认输了!

他的话中,分明是已经同意退兵。

“那兰陵王以为何时退兵合适?”萧岚生怕耶律信还有什么花样,顾不得听他说什么,赶紧追问道。

“当在风起冰冻之日!”耶律信这次的回答,十分的明确。

他的话音落下,萧岚等人的脸上,再也掩饰不住胜利的喜悦。其他的大臣将领贵族们也暗暗松了一口气,这也是他们期待听到的答案,而耶律信的主动让步,让他们避免了陷入公然得罪他的处境。他们还拿不准皇帝真实的心意……耶律濬神情复杂的望着他的北枢密使耶律信,在这一刻,一种羞怒的情绪,在他心里猛的燃烧了起来。

他的南征,竟真的要变成一场虎头蛇尾的笑话了!

在他的心底里,他知道这不失为一个明智的抉择。

但这只能更让他恼怒!

突然,他抬起脚来,狠狠的将身边的一张书案踢翻,然后怒气冲冲的大声喝道:“退帐!”

熟知皇帝脾性的大辽重臣们,没有人敢在此时触犯逆鳞。一个个伏低了脑袋装得诚惶诚恐的退出帐外。只有耶律信神情木然的留在帐中,仿佛完全没有意识到,他正是罪魁祸首。

同一天下午,深州武强县。

“吴镇卿的回文到了么?他究竟闹的甚么玄虚?!”宣台行辕之内,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石越一脸的愠色,“飞狐也烧了,易州也炸了!不遵御前会议的密令不算,连宣抚司的札子也敢不回么?”

侍立在一旁的范翔与石鉴都很少看到石越发这么大的火,二人面面相觑,石鉴小心回道:“今日尚未收到吴将军的回文。”

当日吴安国连破三关的消息传来,宣台众人,都是又惊又喜,击掌相庆,不料石越拂然不悦。反倒移牒责问吴安国。石鉴与范翔虽然在宣台掌机密文字,却都不知道内情,只隐约猜到吴安国此是奉秘计行事,但结果却与原计划相差甚远,所以石越才会如此恼怒。

其实御前会议当日纵有密令,但其后石越也曾经给过吴安国便宜行事之权,虽然在石越这儿,给吴安国这等权力,自是为了他更好的实施最初的奇谋;但对吴安国来说,他临事处置,自然也可以随机应变。而他自克易州,为了避开燕京辽军的反扑,退保容城,公文回复不及时,也是常有之事。若是换了旁人,二人自然不免要为之缓颊数语,但吴安国人缘之差,便是范翔这种八面玲珑之人、石鉴这种老成好人,也不肯为他多说半句好话。二人都觉得自己此时没有落井下石,便已是十分厚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