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圣主如天万物春 第二节(第6/6页)

毕竟,大辽也是一个信仰佛教与儒教的国家,不是那种野蛮之邦。

当然,高革之所以会产生强烈的罪恶感,主要倒不是因为这些原因,而是另有隐情——他实际效忠的对象,是他正在率军攻打的这个国家!

高革是职方馆在辽国的间谍。或者说,他自以为如此。

因为,他所不知道的是,大宋职方馆视他为辽国的间谍。

几乎没有人知道,高革原本是宋朝人,他出生在陕西,十几岁的时候,在一次微不足道的边境小冲突中,全家被掳到西夏。然后,又被西夏人作为礼物送到辽国,成为奴隶。因为相貌的原因,西夏人谎称他们是从西域买来的。于是,整个辽国都没有人知道他真正的故乡,如今大家只知道他的父亲是辽国一个小有名气的优伶,是西域人。而职方馆当初看中的,也是他的父亲。职方馆希望收买一个优伶,以得到一些情报,但他父亲十分忠于辽国,反而举报了此事,结果通事局顺藤摸瓜,导致三名职方馆细作被捕、处死。高革保护了牵涉此案的第四名宋朝细作逃脱,因为与他的父亲不同,他自小便上过私塾,粗明礼义,因而一直将自己视为宋人,对于沦陷至膻腥之地,一直深以为耻。从这次细作案后,高革便加入了职方馆,而此前,他早已在辽国的内战中脱颖而出。

但他从不知道的是,宋朝职方馆从未信任过他,因为他的来历无人能证明,职方馆从未遇到过如此匪夷所思的事,他被视为通事局的细作,所有的一切,不过是为了取得职方馆的信任。职方馆曾经要求他窃取过一些情报来试探,他总能完成任务,结果反而更受怀疑,而在他未能按照要求如期窃取到一份相对重要的情报后,高革就被彻底认定是通事局的人。

此后,职方馆河北房屡屡受到重挫,与高革联系的细作死在通事局的一次追捕中,连河北房知事也数易其人,他的档案被尘封,高革便彻底与职方馆失去了联络。而他在辽国的仕途上却颇为顺利,因为懂汉文、西夏文、契丹文,又会打仗,他不断受到重用,曾经追随耶律冲哥西征,此后又入南枢密院,受到萧阿鲁带的赏识。

原本,他已渐渐放弃了要效力故国的打算,宋辽通好,而辽国也渐渐汉化,颇有“衣冠之国”的气象,让他觉得辽国也不能算是膻腥之地,但是,突然之间,他的人生又发生了剧变。他随着数十万大军南下,亲眼看到辽军在他的“故国”烧杀抢掠,无所不为,这让他十分的失望,而对于故国的向往与同情,也越来越强烈。

然而,让高革无奈的是,他做不了任何事,反而不得不为虎作伥。他整个人恍若被分裂成两半,他每日都要习惯性的做着自己的事情:当好萧阿鲁带的参谋,献计献策,有时还要亲自带兵去打草谷,甚至杀人放火,与宋军作战——在做这些事的时候,他完全是一个辽人,真心实意的为辽军着想。他好象在本能的做好自己的“份内之事”。但另一方面,随着战争时间越来越长,他越来越深入宋朝河北腹地,心里面认为自己是一个宋人的呼声,就愈发的强烈。仿佛是在这场战争中,他对宋朝的爱,又慢慢被激发起来。

此刻,他看着脚下那一具具的尸体,怜悯、厌倦、内疚、无奈、无助……各种各样的情绪,在他的心头翻滚着,他把手伸向了腰间的皮袋,那里面,放着一串念珠,他的手便在皮袋轻轻拨动着念珠,嘴唇微动,无声的吟颂着。

  1. 历史上著名的白痴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