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关河迢递绕黄沙 第二节(第6/6页)

在宋朝的官员中,唐康已然是属于对契丹有相当认识的那群人,是枢密院内所谓的“知北事者”,但即便如此,当此前间接的认识与此时直接的观察一一相互印证之后,鲜活起来的辽国,仍然让唐康感觉到惊讶。

唐康原本准备用一种最强烈的态度,终止条约,并趁机狠狠的羞辱契丹人一次,替大宋出一口闷气。如若契丹人恼羞成怒,那正中唐康下怀,若契丹胆敢兴兵,大宋正好趁机一举恢复幽蓟故地!

但他毕竟已经不是当年轻狂不可一世的少年,这一路的旅途,让唐康不知不觉的收敛起心中的那种只求快意的冲动。他永远都不会接受那种条约,他也绝不会委曲求全的“妥为解释”,大宋理当理直气壮的终止条约,如此才能让契丹人明白这个世界已经有了新的规则。但是,他也愿意在这个过程中,给予契丹人合理的尊重。

他不惧怕因为谈判失败而挑起战争,也不会刻意去回避战争,但是,他也不会再去寻求战争。

那样可有点愚蠢。

  1. 即翰林学士承旨之别称。​
  2. 即苏武牧羊之所谓“北海”,今贝加尔湖。​
  3. 敌烈麻都司,其长吏称敌烈麻都,据《辽史·百官志一》,其执掌是“总知朝廷礼仪,总礼仪事”,亦即此司略相当于宋之礼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