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励精图治 第一节(第6/8页)

耶律浚闻言先是一怔,随即咬牙恨声道:“不错,杀吾母者,耶律伊逊也!”说话间,突然一把拔出腰刀,狠狠的劈在地上,厉声高呼道:“不杀耶律伊逊、张孝杰二贼,誓不为人!”

司马梦求是局外之人,一惊之下,心中便已有计议。当下一心想调起辽国贵族内讧,好让他们无力南顾,于是更是刻意的火上浇油,挑拨道:“只怕还另有一事,殿下不可不防!自古以来,母后惨死,太子能久居其位者,十中无一。殿下今日之事,若不早作决断,莫说报仇,只怕他日死无葬身之地!”

耶律浚如被冷水浇身,霍地站起身来,狠狠盯着司马梦求,狞声道:“马先生有何良策告我?”

“当日耶律重元如何谋反?”司马梦求知此时不能有丝毫迟疑,当时直视他目光,毫不退缩的逼问道。

“以四百余人诱胁弩手攻击帷宫!”

“为何失败?”

“其军心不稳,临战动摇。”

“若不动摇,又当如何?”

“胜负难知!”耶律浚此时已经知他话中之意,不由栗然一惊,已经动摇起来。

“今太子若亲率二百亲卫,以奔母丧之名,直取行宫。萧大人率亲军占据中京,随后而至。举清君侧之名,纵不能一举而成大事,然诛耶律伊逊、耶律孝杰不在话下。好过坐而待毙百倍!”司马梦求声色俱厉。

耶律浚迟疑道:“一切都没有准备。”

司马梦求听出他的犹豫,当下森然说道:“正是没有准备,才能事起突然。殿下与臣白衣而行,若能成功,则大事可定,效唐太宗故事,遵皇上为太上皇即可。若不成功,萧大人还控制中京,中京、西京、南京三道百姓皆知殿下之明、皇后之冤,民心岂不可用?”司马梦求到了这个时候,也已没有退路。

萧佑丹一直冷眼旁观,揣摩司马梦求的用心。他虽不能深信司马梦求,但知此刻决断当速,否则必有后祸,细想司马梦求之言,似乎眼前形势也的确可以当此一搏,否则若容耶律伊逊返回中京,只怕便再也没有任何机会。当下说道:“殿下现在总北南枢密院事,一道令书,臣可以控制中京,先将耶律伊逊等贼家人诛杀殆尽,使亲信者控制中京。然后遣亲信之大臣矫诏前往上京,二京在手,则朝中贵幸之家属尽在掌握之中。届时再下诏大敕,免税,以清君侧之名行大事,向天下白二贼之奸,皇后之冤,既便正面对决,也未必没有机会。只是奇袭行宫……”

“欲得奇功者,不可不冒奇险。何况当年耶律重元一击不中,尚可远走大漠。臣拼一已之力报殿下相遇之恩,敢以性命保殿下平安返回中京!”司马梦求慨声说道,他现在只求挑起辽国内乱,对耶律浚的生命安全,却是毫不在意。

耶律浚微一沉吟,随即紧握刀柄,断然说道:“事已如此,便冒一回险!——或者为人上人,或者死无葬身之所!”

耶律洪基行宫所在,有近三万大军,附近的州县尚有两万骑军驻扎,随时策应。自重元之乱后,若有人再想谋反,已是千难万难。

耶律浚精挑细选了两百名卫士,外着缟衣,内着软甲。距行宫二十里左右时,耶律浚下令留下了一百五十名卫士策应,自己只率着撒拨、司马梦求等五十名身怀短刃的卫士前往行宫。一路之上,想起无辜惨死的母后,耶律浚忍不住泪流满面,整只队伍都不停的低声哭泣着。

整个行宫的人都知道太子为何而来!

看着这些人人数不多,又没带兵器,自然没有任何人会不识相的出来阻拦。这时候激怒太子,和自杀又有什么区别?

自然早有人报给大账内的耶律洪基:“陛下,太子前来奔丧。”

“让他去看一眼他母后便是,朕就不见他了。”耶律洪基轻轻叹息一声,心中也有几分黯然,他与萧观音,也有几十年的夫妻情份,年青的时候,那个如观音般美貌的女子也是曾经得到过他全心全意的宠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