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 百家争鸣的近代文学(第2/2页)

芥川早期的作品得到了夏目漱石的赏识,他也由此正式进入文坛。《罗生门》是芥川的代表作,悬而未决的结尾虽然让许多读者摸不着头脑,但同时也留给人们无限的思考与遐想空间。他的其他作品多从《今昔物语》和《宇治拾遗物语》中取材,同时也取材于中国的作品。这些作品都充分展现了芥川的才能,但在后期,芥川已经从艺术至上主义中脱离出来,撰写了自传体小说《大导寺信辅的前半生》。直到他生活的晚期,社会的变动和自身身体条件的恶化使他一直坚持的信念产生了动摇,并使他对自身的存在意义产生了怀疑,于是他在留下了描写当时的自己的《海市蜃楼》和《河童》之后,便终结了自己的生命。

芥川龙之介的死对当时的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冲击,自他以后,也有许多日本作家因为种种原因,选择走上自杀的道路。他们或因自己无力改变现实而苦恼,或对这个世界感到失望,而感觉不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继续活下去的意义。也许对于他们来说,文学是他们最后的避风港,而死亡是一种解脱,一种将自己从无意义状态中抽离出来的解脱。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最后也是在自己的工作室里自杀,让人嗟叹不已。

也许,每一个写就伟大作品的作家的内心都是孤独、敏感的。他们的心灵能捕捉到常人所不能的东西,他们的笔尖能触到常人所不能的角落,他们才华横溢,是历史的宠儿,但他们的命运无法逃脱当时大环境的掌控,其作品无不受到作者本身经历、性格的影响。如果紫式部的早年生活没有那么悲惨,也许就不会有沉重厚实的《源氏物语》;如果没有夏目漱石对现实生活的满腔愤懑,就不会有《我是猫》这样的讽刺小说。可以说是时代造就了这些作家,可造就了一个时代的又何尝不是他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