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从歌姬时代到偶像战国(第2/3页)

2009年日本的经济增长率几乎为零,一片惨淡的乐坛已经鲜少有百万销量的单曲,30万的销量就可以进入当年年度榜单的Top10(前10位)。不管是靠音乐性还是靠日剧帮衬,都难以刺激日渐疲软的唱片市场。由网络普及带动的正版音乐下载业务虽然略有起色,但还远远不足以引起唱片市场的回暖。

在这萧条的年代,杰尼斯旗下的男子偶像团体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几乎垄断了唱片销量前几位。2009年的年度Top10中有8个席位都被杰尼斯旗下的偶像团体占据,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在日本,歌手和偶像是两个单独的职业。歌手以音乐活动为主,而偶像是唱歌、跳舞、演戏、综艺全都有所涉猎的综合型艺人。在20世纪,歌手销售音乐作品,偶像则多是以各种荧幕形象来吸引粉丝,发行唱片只是其中的一个手段。反映到演唱会上,专业的歌手必须以真嗓亮相,如今的偶像却只需要对对嘴型就可以了。在日本娱乐圈中,偶像的地位一直比演员和歌手低。然而,在即将到来的偶像战国时期,偶像却成了日本唱片市场的救世主和领军人,以音乐为主要活动的歌手们反而只有观战的份儿。

这里要重点介绍一下杰尼斯这个事务所。杰尼斯一直以严格彪悍的作风著称。进入杰尼斯的全部都是8~10岁的男孩子,他们在经历唱歌、演戏、跳舞、主持等方面漫长而严苛的训练之后,仅有一部分能够最终接受全方位包装并以偶像身份出道。这种严苛作风为杰尼斯事务所带来了不少好苗子。早在20世纪80年代,“光GENJI”和少年队就风靡一时。随后号称“日本第一天团”的SMAP出道,5位成员在影视、音乐、综艺各领域全面开花。90年代还有以音乐闻名的近畿小子、以长濑智也为首的东京小子和以冈田准一为首的V6出道,每个团体都至少有一名成员在业界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进入新千年后,岚、KAT-TUN、NEWS、“关杰尼∞”等新团体先后诞生而且都在娱乐圈占据了一席之地。这样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经营策略使杰尼斯事务所在日渐式微的日本唱片市场中成为当仁不让的中流砥柱。

然而,到了2010年,一直由杰尼斯事务所一家独大的局面发生了巨大转变,另一股势力以出乎所有人意料的速度迅速崛起,并很快成长为能与杰尼斯抗衡的力量,这就是业已沉寂10年之久的女子偶像团体。

AKB48在2005年出道之后,一开始的发展并不顺利,一连发行了9张单曲却只取得了不到3万的惨淡成绩。但2008年年底发售第10张《大声钻石》时销量突然猛增至近10万,接下来便是几何级数的暴涨,第14张《River》达到了26万,第15张《樱花印记》涨至40万,第16张《马尾和发圈》增至74万,第17张《 Heavy Rotation》稳升至88万,终于在第18张《Beginner》发售之后顺势突破百万,随后便是大量百万单曲的接连诞生。2013年AKB48的《再见自由式》甚至突破200万大关。如今的日本唱片市场中,几乎就只有AKB48能够产生百万单曲了。

2008年年底到底发生了什么?AKB48的崛起有什么推动因素吗?总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AKB48本身是不同于以往的任何女子偶像团体的新型偶像。20世纪的偶像如松田圣子、中森明菜都是和粉丝保持距离的“女神”,给人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感觉。而AKB48的经营理念是“可以见面的偶像”,推崇的是偶像与粉丝零距离,团内成员也多是长相略普通的年轻女孩子。AKB48成立以来,其制作人秋元康便通过各种活动拉近偶像和粉丝的距离,而真正将AKB48与销量直接绑在一起则是从AKB48的第10张单曲《大声钻石》开始的。简单来说,从这时开始,AKB48开始举办可以和偶像面对面握手的“握手会”,参加券就附在CD中。一张握手券可以换来与偶像10秒钟的交流时间,多张还可以叠加使用。这一方法的采用使《大声钻石》的销量相比以往有了显著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