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甬道深处(第2/3页)

童宫摸到了门口,便去推门,轻轻一推,“吱”一声响,裂开一道缝,亮光跳出来。童宫停了一下,听里面没有动静。他屏住呼吸,继续将手插入缝中,将门往上使劲提着推进,这就没有声响地开了门。

潜入门内,看到亮光从正屋倾泻出来,从这儿倒还看不见正屋内的动静。童宫心想,自己这一转入正屋去,如果就被柴万隆发现,厮杀起来,一时要不了他的命,倒被他从这门里逃走,岂不麻烦!或者被他叫嚷起来,有人赶来救他,也要入这门的。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把这门关死。这样想着,童宫已悄悄举起靠在一旁的闩门杠,这闩门杠约有碗口粗,上牢了,房外的人要想打入,不是一时可以得手的。

关牢了门,童宫向正屋走去。这时,童宫看到柴万隆正给那女子解绳索,已经把一只手上的绳索解开了。再看那女子,这当儿才看清,她不是嫂嫂,是一个他不认识的女子,形容憔悴,头发散乱。显然是他寻救嫂嫂心切,误把她看作嫂嫂了。

房中的女人虽不是嫂嫂,但这男人是柴万隆。

那女子发现了手执解腕尖刀的童宫,或许是惊呆了竟没有作声。柴万隆也发觉了动静,转头就看到了童宫,吃惊不浅,立刻放下正解着的绳索问道:“你是何人?”

童宫一字一板:“我是童宁胞弟童宫,来替兄嫂报仇!”

卧榻左侧的壁上挂有一把宝剑,柴万隆斜眼一瞅那剑,口里说道:“好汉,且慢,你要多少银两?”

“我单要你的脑袋!”童宫执刀直取仇人。

柴万隆平日也学过几招,便与童宫厮打起来,他一边避着童宫的锋刃,一边大叫道:“来人啊!……有刺客!……有刺客!……”

不料这外半间的侧里还有一个屋子,里头正有两个丫鬟在烧洗澡水,她们正将热水舀在桶里提出来,就听到了叫喊,惊得把桶也扔了,热汤溅洒出来。童宫没想到这屋里竟还有人,不由得一惊,就此一瞬,柴万隆拔下了壁上的宝剑。

一场凶狠的厮杀暴起,两个丫鬟吓得躲入里间,柴万隆叫道:“躲什么,快去叫人,别让这姓童的跑了。”两个丫鬟于是跑到外间,见门被拴上了,二人一齐上前抬起闩门杠,开门跑了出去。

“来人啊!……来人啊!……”丫鬟的声音在屋外喊。

童宫不免心慌,右手被划了一剑,刀被打落。

柴万隆已估摸到来人功夫深浅,他开始神情镇定地舞动手中利剑左砍右刺,步步逼向童宫……童宫被逼到一处墙角,柴万隆冷笑着,举剑直刺过去,白光闪处童宫一避,左臂也被划开一道口子,鲜血透衣而出。

柴万隆紧逼不舍,童宫双眼盯住那一直在他眼前倏倏闪动的剑左右闪避,退到外半间却被丫鬟方才提出的一桶水绊倒,汤水洒了一地。情急间童宫抡起木桶抵挡,又是一阵恶斗。

柴万隆在追杀中竟也滑倒,二人厮打成一团。童宫的右手和左臂都已受伤,很快气力不支,被柴万隆压在身下。占了优势的柴万隆随即一拳一拳猛击在童宫头部。却在这时,柴万隆的头被一个圆锤般的东西重重一击,鲜血从他头上涌出,迅速沿面额漫流下来,柴万隆仰身倒去。站在他身后的竟是刚才那个被捆在卧榻的女子,女子正双手拿着一把变了形的酒壶,那是一把锡造的酒壶。

童宫惊奇不已。翻身起来,看仰面躺着的柴万隆仍在抽搐。那女子扔了酒壶,竟去捡起地上的宝剑,奔来对准柴万隆前胸,拼力插了下去,一股鲜血直喷溅上来,喷满了铸有“万事兴隆”四字的剑身……

房中骤然安静下来。那女子的目光与童宫的对在了一起。这时,二人都听见了屋外远远地传来杂沓的脚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