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共中央对民族冲突事件处置不当(第4/10页)

[47]

据雷日科夫所言,格鲁吉亚后来局势的恶化与谢瓦尔德纳泽有关,在谢瓦尔德纳泽被戈尔巴乔夫调到中央后,帕斯季阿什维里任格鲁吉亚党中央第一书记,他在格鲁吉亚进行的反腐败斗争,牵涉一些曾与谢瓦尔德纳泽共事的高官,如格鲁吉亚负责组织工作的书记哈别伊什维利,格鲁吉亚总检察长和库塔伊斯克市党委第一书记自杀,他们都是谢瓦尔德纳泽提拔和重用的干部,案子已经牵连到谢瓦尔德纳泽。1988年11月谢瓦尔德纳泽曾同人民阵线的领袖们会晤,具体谈了什么不清楚,但“事实终归是事实:他们无非是想要动摇格鲁吉亚的局势,赶走帕斯季阿什维里。而在这个问题上,加姆萨胡尔季阿、科斯塔瓦、昌图里亚等人就成了同盟者,严格说来是成了谢瓦尔德纳泽的救星”。[48]

1989年4月第比利斯事件的导火线是“阿布哈兹问题”,在格鲁吉亚民族主义发展起来后,他们对非格鲁吉亚族进行攻击,1989年3月18日,有阿布哈兹州委成员参加的群众集会上,通过决议要求把阿布哈兹升格为加盟共和国,阿布哈兹的第一书记在决议上签了字。[49]格鲁吉亚人对阿布哈兹人的愿望极其不满,从4月4日起,第比利斯市发生大规模示威,反对阿布哈兹族的要求,但以后运动的矛头从强烈谴责阿布哈兹自治共和国领导人的分离主义,发展成要求民族独立的游行、示威、集会,提出了“格鲁吉亚独立!”“打倒俄罗斯帝国!”,规模愈来愈大,几千人在政府大楼前静坐,甚至绝食抗议。

面对群众性集会,格鲁吉亚的领导人显然没有处理这一事件的经验,帕斯季阿什维里向集会者发表讲话,无人理睬,反对派领导人要求格鲁吉亚独立,要求与中央直接对话,在这种背景下,格鲁吉亚领导人倾向于用强力手段驱散集会者。1989年4月7日,帕斯季阿什维里就第比利斯局势致电苏共中央,在谈了格鲁吉亚的紧张局势后,请求用非常手段解决问题。电报说:“我们认为有必要:1)立即追究那些打着反苏维埃、反社会主义、反党的旗号的极端派分子的刑事和行政责任(对此有法律依据);2)借助于内务部和荣膺红旗勋章的外高加索军区的补充力量在第比利斯实行特殊制度(宵禁);3)依靠党、苏维埃、业务部门积极分子的力量采取一系列政治、组织和行政措施以稳定局势;4)制止以联盟和共和国的大众传播手段发表使形势复杂化的报道。第1、2、4条请求批准。”[50]

4月7日在苏共中央会议上,当时戈尔巴乔夫在伦敦访问,会议由政治局委员利加乔夫主持,梅德维杰夫、斯柳尼科夫、切布里科夫,政治局候补委员卢基扬诺夫、拉祖莫夫斯基、亚佐夫,以及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内务部长特鲁申等参加了会议,会议没有做记录,只是“建议必要时在第比利斯实行宵禁并就此问题向苏共中央委员会提出请求”。[51]会议决定必须给共和国政府以帮助,运用内务部、国防部的军队维护法律秩序,但要求谨慎使用兵力。随后内务部机动部队和高加索军区的野战部队调往第比利斯。[52]

根据事后苏联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的调查,“在1989年4月7日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召开会议之后,苏联国防部长亚佐夫大将立即口头命令科切托夫将军和罗季奥诺夫将军赶赴第比利斯市,按照当时形势自己决定如何行动。就在那一天(1989年4月7日16点50分),总司令部首长莫伊谢耶夫大将以国防部名义发布命令,派伞兵陆战队前往第比利斯,去警戒一些最重要的目标并在进出第比利斯市的一些主要道路上组织稽查,同时命令第比利斯驻防军三支部队处于完全战备状态。按照苏联内务部副部长什洛夫的命令,还从各地区调来内勤部队小分队和特种警察分队,总人数2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