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对捷改革的反应和干预(第2/4页)

1968年5月3日晚上,杜布切克、切尔尼克、斯姆尔科夫斯基、比拉克等捷共领导人,被苏共中央“邀请”去莫斯科“谈一谈”。5月4日,苏共中央勃列日涅夫、柯西金、波德戈尔内、苏斯诺夫、卡图谢夫等领导人,与捷共中央代表团举行了会谈。勃列日涅夫根据苏联得到的情报,提出一大堆责难:允许公开成立反革命组织;宣传舆论阵地失控;党不能控制局势;允许资本主义经济自由发展;军队不听指挥;等等。勃列日涅夫还念了很多“材料”:一些县的报纸写了什么文章;哪些地方开了什么会;哪些人在会上讲了什么;等等。杜布切克、切尔尼克、斯姆尔科夫斯基在会谈中尽可能地作了解释。杜布切克说:党不仅没有失去在社会中领导作用,而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赢得各社会集团和各民族更多的支持;至于说到大众媒体,政府已不对报纸的内容负责,报纸上大多支持党的政策,有些批评也是多样性和自由的表现;经济改革是保障广泛的非集中化和经营者的主动性,激励对更好的效率给予更高的报酬;允许小企业合法化是为了改善市场状况和方便人们生活,不会导致在小企业中形成敌对的、反国家的基础。对此,勃列日涅夫进行了反驳,还责问捷共中央“要复兴什么?究竟要把捷克引向何方?”会谈中,切尔尼克以政府总理的身份提出,捷克需要进行加工工业现代化,逐步改革工业结构和布局,这样就需要4亿~5亿卢布,希望从苏联得到这笔贷款。柯西金对这个要求只是含糊其辞地说“研究、研究”,然后明确地说:“你们究竟想为谁生产消费品?是不是为了出口?西方现在不需要、将来也不会需要;想拿到社会主义国家去,首先拿到苏联市场去?社会主义国家也不需要。我们要的是你们的机器设备。”实际上是拒绝了捷克的要求。第一次会谈就持续了9小时,实际上是争辩了9小时。会谈公报只是冷淡地说:会议在“同志般的气氛”中进行。[18]

5月6日,勃列日涅夫召集苏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报了5月4日与捷共代表团会谈的情况。勃列日涅夫说:“杜布切克给人的印象是,嘴上说的是一回事,而行动上绝对是另一回事。杜布切克使捷共成了一个群龙无首的党。”勃列日涅夫还指出:《行动纲领》是复辟资本主义的纲领。葛罗米柯支持勃列日涅夫的意见,说捷克的状况,说得好听点,是第二个罗马尼亚,实际上将会使华沙条约组织彻底完蛋。马祖罗夫、勃利扬斯基甚至说到要“放开手脚地干”,提出“有必要调动华沙条约国的军队”。勃列日涅夫说:“在今天的军事会议上我们也研究了这个问题,讨论了在目前形势下我们所采取的实际措施的具体计划。”政治局会议还指出了捷共中央的“健康力量”:捷共中央主席团委员中的比拉克、科尔德,捷共中央书记英德拉等,都被作为“健康力量”。

5月8日,苏共中央还背着捷共,将保共中央第一书记、保加利亚国务委员会主席日夫科夫,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中央第一书记、匈牙利国务委员会主席卡达尔,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第一书记、波兰国务委员会主席团委员哥穆尔卡,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第一书记、民主德国国务委员主席乌布利希召集到莫斯科,举行高级会谈,协商集体制裁捷共问题。哥穆尔卡、乌布利希力主对捷克采取“及时的警察行动,以便在杜布切克这个‘毒瘤’还没有扩散之前就予以切除”。日夫科夫也赞成这样做,并表示保加利亚可以派出一支象征性的部队。可是,卡达尔不赞成由经互会出面对捷克实行经济制裁,更不赞成对捷克采取军事行动。鉴于卡达尔的态度,勃列日涅夫只好声明:这次会晤仅仅是交换意见,目的是寻找帮助捷克渡过危机的更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