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危机出现和大清洗的序幕(第3/5页)

[33]

1932年国家政治保卫总局逮捕了柳亭等人。10月9日,联共(布)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团通过决议,说柳亭集团成员“已蜕变成共产主义和苏维埃政权的敌人,党和工人阶级的叛徒,妄图打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骗人幌子,以秘密的方式成立在苏联复辟资本主义,尤其是复辟富农统治的资产阶级富农组织”。[34]斯大林对柳亭的行动十分恼火,要求枪毙他。基洛夫、柯秀尔、奥尔忠尼启则、古比雪夫、鲁祖塔克等政治局委员反对。1932年10月11日,国家政治保卫总局审判庭将“马克思列宁主义者联盟”的30名成员判处期限不等的监禁、劳改和流放。1937年1月10日,苏联最高法院军事审判厅根据1934年12月1日颁布的非常法,在没有公诉人和辩护人参加的情况下,对柳亭等人开庭审讯,判处柳亭等12人极刑,并于当天执行枪决。1988年6月,苏联最高法院撤销对此案的刑事判决。[35]

1932年底,联共(布)中央又揭露了“斯米尔诺夫反党集团”。А.П.斯米尔诺夫曾是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的成员,1912年进入党中央,历任土地人民委员、俄罗斯联邦人民委员会副主席、党中央书记、食品供应人民委员。同他一起被揭发的还有国内战争参加者、副内外贸易人民委员Р.П.爱斯蒙特和交通人民委员В.Н.托尔马切夫。他们在工人中开展活动,提出了解散集体农庄,改组国家政治保卫总局,工会与国家分开,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等要求。1933年1月12日,党中央和中央监察委员会联席会议通过《关于爱斯蒙特、托尔马切夫、斯米尔诺夫等人的反党集团》的决议,谴责他们“建立了秘密的派别集团”,进行反党活动,决定将爱斯蒙特和托尔马切夫开除出党,将斯米尔诺夫开除出党中央。1936年,爱斯蒙特在一次车祸中去世。斯米尔诺夫、托尔马切夫则在后来被枪决。[36]

不久,又揭发了“乌克兰民族主义者斯克雷普尼克集团”。Н.А.斯克雷普尼克于1897年入党,历任乌克兰党中央政治局委员、联共(布)中央委员、乌克兰教育人民委员。1920年代,乌克兰内部有一股要求民族独立的势力。斯大林把这股反苏维埃的民族势力同斯克雷普尼克联系到一起。被软禁的斯克雷普尼克知道此事后于1933年自杀身亡。[37]

1933年1月12日,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监察委员会联席全会通过《关于清党》的决议,同意政治局1932年12月10日关于在1933年进行清党的决定,试图以此制止党内不满和反对情绪的扩散。清党运动原定在5个月内完成,实际进行了一年半。200多万党员中,18%的党员被清除出党,其中15%的党员是自愿退党的。[38]

在不断扩大清洗镇压规模的同时,斯大林大力宣扬党内外冲突激化的必然性和采取严厉镇压政策的正确性,把暴力理论系统化,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尖锐化理论。1928年7月,斯大林提出,“随着我们的进展,资本主义分子的反抗将加强起来,阶级斗争将更加尖锐”。[39]1929年,他在《论联共(布)党内的右倾》的报告中,专门讲了阶级斗争尖锐化的问题。他认为,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是,在社会主义的进攻面前,反动阶级的本性决定他们必然会反抗,他们的比重虽然在下降,但其绝对增长还是有的。斯大林说,“历史上还没有过垂死的阶级自动退出舞台的事情。历史上还没有过垂死的资产阶级不试图用尽全部残余的力量来卫护自己的生存的事情”。资产阶级“愈来愈比我们弱。正因为他们愈来愈弱,他们才感到自己的末日到了,于是不得不用尽一切力量,采取一切手段来进行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