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性经济危机与峰回路转的苏美关系(第3/5页)

[70]事变发生后,美国向日本提出强烈抗议,并在太平洋地区开展军事演习。

日本对中国侵略,不仅对美国在华的门户开放政策是一个沉重打击,而且对苏联在中国东北的权益和远东地区的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占领齐齐哈尔,开始进犯中东铁路线。鉴于东北的军事战略形势对苏联越来越不利,1931年末,苏联政府开始加强远东的军事部署,同时采取了一些外交措施。1931年12月31日,苏联向日本建议缔结互不侵犯条约。对于这一建议,日本政府直到1932年12月中旬也未给予官方答复,这更加剧了莫斯科方面的不安。1932年初,日本未经中东铁路行政部门批准,擅自占领火车站来运送日本军队,随后又正式向苏联政府提出利用中东铁路运送军队的要求。迫于日本的压力,苏联不得不在1932年2月末同意日本为了商业目的使用这条铁路。从1932年4月起,日本及其控制下的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在中东铁路制造事端,占领车站、抢夺贵重财物、逮捕并杀害苏联公民,此类事件以前从未发生过。日本的一些人士还多次发表演说,公然提出进攻苏联和夺取远东领土问题。

满洲局势的不断恶化促使苏联开始认真考虑应该与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有利害关系的国家加强合作,共同遏制日本在这一地区的侵略行为。[71]由于美国一直顽固地坚持不承认苏联的政策,因此,在联合抗击日本侵略问题上,苏联经历了对美国指责、猜疑到逐渐接近的转变过程。

九一八事变发生前,美国曾试图插手1929年中苏在中东铁路的冲突事件,这令苏联政府大为不满。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由于缺乏对美国的信任,当时的苏联报刊断然指责说,美国实业界和金融界都希望远东发生战争。1931年12月10日,《真理报》在一篇社论中写道:“美国现在和过去都企图使苏联卷入远东的战争、企图组织和发动美国资产阶级集团来反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华盛顿是挑起战争的危险策源地。”在苏联看来,对美国的上述指责虽无真凭实据,却不无道理,因为满洲事变前美国的报刊曾发表言论说:“消灭苏联是胡佛毕生的目标。”[72]

随着日本对中国侵略的加深和远东局势的进一步恶化,苏联对美国的看法逐渐发生变化。苏联政府认为,虽然美国对日本的侵略并没有采取制裁措施和军事行动,但是华盛顿政府已经流露出对日本的反感。据苏联驻美非官方代表斯克维尔斯基回忆,华盛顿上层承认,日本人欺骗了他们。虽然日本再三保证无意侵略满洲,结果却占领了锦州。而且,日本很有可能将侵略范围扩大到中国内陆地区。因此华盛顿政府讨论过抵制日本甚至是与其作战的计划。1932年1月,有消息说美国军队将在太平洋沿岸进行大规模军事演习。莫斯科认为,这一消息说明美国打算对日本采取遏制行动。[73]美国的反日行动在莫斯科产生了一定的反响。于是,苏联政府决定投石问路,试探美国在日本侵略远东问题上的反应。

1931年末,苏联驻立陶宛全权代表加林斯基在与美国外交官富尔顿会晤时表示,苏美建立外交关系有利于两国在远东地区的相互合作,然而美国在承认苏联问题上的某些做法令人失望。加林斯基还进一步指出,日本占领满洲后,下一个侵略目标就是菲律宾。如果美国不与苏联在远东建立联盟,在未来的美日战争中日本将成为胜利者,因为军事行动是在离美国主要军事基地较远的地方展开的。在两人后来的会晤中,加林斯基除重复上述观点外,还特别强调:目前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美苏在远东联合起来共同对日本施加压力。1932年日内瓦国际裁军会议期间,外交人民委员李维诺夫也表示了类似的看法。在对美国和平组织发表讲话时,李维诺夫声明,苏联与美国和中国相互疏远并缺少外交关系是造成远东现在局面的真正原因。否则,这种不利的局面是可以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