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京城危矣(第2/2页)

嘉靖这会儿正惬意的修炼着呢,国事什么的,他已经不怎么操心了,因为杨聪一跑到东南便将苏扬二府的倭寇给剿灭了,有杨聪在,东南的倭寇被全部剿灭只是迟早的事情,至于进攻大同镇的鞑子大军,他也不怎么担心,鞑子寇边又不是一回两回了,咸宁侯仇鸾将鞑子击退也不是一回两回了,这一次,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严嵩拿着密报走进来的时候,他还以为严嵩又是跑来进献青词的呢。

却不曾想,严嵩草草的行了一番君臣之礼后,便举起手中的密报,焦急道:“皇上,不好了,咸宁侯仇鸾密报,十余万鞑子正直扑蓟州镇。”

啊!

嘉靖闻言,吓得差点没从龙椅上蹦起来。

蓟州镇在哪他当然知道,那就在京城东北,离京城才两百余里,要是鞑子攻破蓟州镇,京城,打马一天即至!

这可如何是好?

他拿着密报,呆愣了一阵,这才焦急的问道:“惟中,蓟州镇有多少人马,可能顶住这十余万鞑子?”

要能顶的住,我急着来找你作甚!

严嵩恬不知耻道:“皇上,蓟州镇总共就一万五千人马,但其防线却长达千余里,要想将十余万鞑子全部挡在关外恐怕很难啊。”

啊!

千余里的防线,总共才一万五千人马,怎么挡?

他可不知道杨顺在吃空饷,蓟州镇这会儿其实就五千人马,不过,就算是杨顺没吃空饷,一万五千人马是满额的又如何,一千多里的长城啊,十余万鞑子,随便挑个地方一顿猛攻,恐怕不用一天时间便能攻下来。

但是,宣府镇和大同镇的防线好像也都长达千余里,杨聪、仇鸾,甚至是那个被斩掉的曾铣都能数次挡住鞑子的进攻,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这个时候,嘉靖都有些佩服起杨聪和仇鸾来了,千余里的防线啊,面对十余万鞑子大军,他们竟然能挡住,着实不简单啊!

他们到底是怎么挡住的呢?

嘉靖捉急的思索了一番,终于想起来了,把守要隘,对了,把守要隘。

长城虽长,可不是什么地方都适合大军通过,十余万大军也不可能翻山越岭跑过来,只有比较宽敞的大道才能过如此多的人马,只要守住那些大道的隘口,鞑子大军就没法冲进来了。

想到这里,他试探道:“要不,我们命蓟州巡抚杨顺马上组织人马把手各处要隘,先顶住再说,我们再想办法派援军前去支援。”

守个屁啊!

杨顺那饭桶,能守住才怪!

严嵩闻言,连忙糊弄道:“不行啊,皇上,蓟州镇通往关外的大小道路十条都不止,杨顺就算分兵驻守,每处也就能安排千来人,哪里能顶住十多万鞑子的猛攻,皇上,我们还是想点别的办法吧。”

这!

嘉靖闻言,脸色都变了。

看样子,鞑子突破蓟州镇恐怕只是时间问题,京城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