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四章 恶人先告状(第2/2页)

这还不是重点,重点是杨聪这摆明了是在打海商豪门的脸,树立自己的威信啊,如果不把他打压下去,东南岂不是成这家伙的天下了。

严嵩也知道这时候不能犹豫,更不能纵容,所以,他立马便和赵文华商议了一番,开始发动党羽,上奏弹劾杨聪了。

他们一致弹劾杨聪以权谋私、胡作非为、无法无天,而且再次要求朝廷派御史前往福建巡按,调查事实真相。

如果真让他们得逞,杨聪虽然不一定和朱纨一般被气得自杀,至少,这总督之位恐怕是很难保住了。

不过,这次和上次却不一样了。

上次朱纨是不分青红皂白,逮住海商豪门手底下的海商就是一顿杀,杀了不知道多少人,而且,朱纨还上奏海盗已经被他清剿的差不多了,结果,他才刚上奏,东南沿海海盗反而闹得越发厉害了,严嵩和海商豪门完全可以利用这个“事实”弹劾朱纨杀良冒功。

而这次杨聪却只是将一些“忤逆”他的官员贬为庶民,性质根本就不一样,更重要的,杨聪这是要自己掏钱给朝廷造战船,根本就不是为了争权夺利啊。

嘉靖看到这些奏折,果然如同杨聪猜测的一般,犹豫了,或者说,有些忌惮了。

开什么玩笑呢,查杨聪,如果气得杨聪撂挑子怎么办,六万大军的粮饷谁来出,五百艘战船谁来造,朝廷哪来的这么多钱?

这个时候,嘉靖还是很想剿灭海盗和倭寇的,而且杨聪在东南做的也相当不错,虽说这会儿海盗和倭寇还没被剿灭,至少,海盗和倭寇已经不怎么敢上岸劫掠了,沿海各省告急的奏折也越来越少了,相信用不了多久东南沿海就可以回复安宁了。

这就一切都杨聪当初的“剿倭之道”并不是在吹牛,嘉靖也相信,等杨聪把战船造出来,海盗和倭寇肯定会逐步被清剿干净。

那可是五百艘全新的战船和六万大军啊,剿灭海盗和倭寇还不是轻而易举,这个时候收拾杨聪,开什么玩笑!

再说了,嘉靖也不认为杨聪这是以权谋私,因为人家根本就不是为了私利,任谁掏出几十万两来造船都怕被贪官污吏给贪了不是,杨聪把以前的人全撤了,全换上自己人也在情理之中,最多也就有点滥用职权的嫌疑。

所以,嘉靖并没有如同严嵩和赵文华他们希望的那般,派出御史前去调查“真相”,而只是发旨问询,让杨聪好好解释一番,让他也好有个台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