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 章(第3/5页)

周衍川的伯母看他的眼神,太恨了。

那种恨意如果能够化出实体,恐怕当场就能将他碎尸万段。

林晚想像不出,一位曾经抚养过周衍川的长辈,到底要经历什么,才会对几乎由她亲手养大的孩子,投以如此入骨的恨意。

思来想去,很大一种可能,就是与她自己的孩子有关。

但这个问题她不知该如何提。

这像一个雷区,稍有不慎,就会彻底引爆。

南江附中建校五十几年,在青少年心理压力越来越大的如今,自杀过的学生不止周源晖一位,可其中也只有他一个人,让学校的老师和同学,都想不明白缘由。

英俊、优秀、和善、风趣。

大家都喜欢用类似的词汇来描述他们印象中的周源晖。

对于林晚而言,后面还要加上一个“志同道合”。

周源晖和她一样,都很喜欢鸟。

他们之所以会认识,也是起源于某次在学校树林的邂逅。

那时候林晚新买了一部相机,想起前几天在树林里看见几只画眉出没,就偷偷把相机藏进书包带去学校,想趁午休的时候去拍几张。

结果到了树林,刚把相机拿出来,还没找到画眉在哪儿,就先撞见了周源晖。

周源晖在附中是个名人,林晚当然也认得他。

她心里一惊,唯恐自己偷带相机,会被学生会会长抓去教导处,吓得转身就想跑。

“同学,等一下。”周源晖叫住她,“学校不准带电子设备,你知道吗?”

林晚把相机背到身后,小声辩解:“我是在做科学研究。”

“什么科学研究?”

“观鸟。”

两位鸟类爱好者就此意外相识。

从那以后,周源晖偶尔会带几本鸟类学相关的课外书借给她,空闲时也会和她探讨一下如今野生鸟类的生存环境之类的问题。

只不过他当时毕竟念高三,学业压力重,除此以外和林晚并没有过多的交集。

林晚自己认为,他们虽然不算交往多么亲密的朋友,但在关于鸟的话题上,也的确是非常聊得来的同好。

在大多数同龄人只会闷头看课本的年纪,她和周源晖彼此之间,有种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欣赏。

这种欣赏无关男女感情,仅仅是在爱好与兴趣初初萌芽的时候,遇见了一个能够互相理解的人。

特别纯粹,也特别值得缅怀。

所以倘若……

倘若周源晖确实是周衍川的堂哥,而他的死真的和周衍川有关……

林晚叹了声气,平生头一次产生了鸵鸟心态。

·

周六一大早,林晚预约的搬家公司到了。

行李零零碎碎装满整车厢,随她一同搬进了舒斐的别墅里。

她这间套房朝南,上午时分的阳光就足够明亮。

光线穿过百叶窗的缝隙,以一种极具艺术感的效果挥洒在木地板,将室内的家具变成仿若精心陈设的布景。

林晚趿着拖鞋,在房间里来来回回地整理。

等她差不多感到饥肠辘辘的时候,楼下花园也传来了动静。

她打开窗户探出头,果然看见郑小玲他们提着满满当当的食材回来了。

林晚进卫生间冲了个凉,洗去一上午劳动的疲惫,换上白色短T和牛仔短裤,就赶紧下楼去帮忙。

郑小玲正从地下室把烧烤架搬上来,林晚过去搭手:“徐康呢?他是这栋别墅唯一的男生,怎么让你来干体力活?”

“徐康出去接郝帅了,”郑小玲全部五官都在用力,面目狰狞地说,“郝帅买了三箱酒,他一个人拿不动。”

林晚点点头,没再说话。

她怀疑这烧烤架是用锇做的,看起来就沉,搬起来比她想像中还要沉。

另一位女同事宋媛见状,也想过来帮忙。

郑小玲咬牙切齿:“你力气那么小,离远一点,千万别砸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