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二二六:(第3/3页)

“今年匀不出,那明年能不能扩大种植?多的卖给我哥。”

裴乾不懂,用棉花纺线织布做起来很慢的,就秦国那点面积人口,能吃下多少?还有个问题:“内兄怎么说也是天神,他想要棉花,就算本来不好种施个法术不就能种了吗?朕上次随你去秦国听他们说今年收成就很好,他也是用了法术的,有法术还费这劲?”

裴乾更不懂的是,秦国就那点人口面积,搞什么不好非得搞纺织?

开矿卖玉石才是真正来钱的行当啊,再不然多种点香料也好。

他在冯念这头是憋不住话的,心里这么想,就吐槽了,说这个策略有问题,人多才好发展这种需要很多人力的行当,不能看梁国织造行业景气就跟着学,以前的清莱国就没这底蕴,强搞没意思。

“搞纺织不影响种香料开玉石,哎哟您就别替我哥操这个心了,咱们说回棉花,能不能多种一点。”

“能!内兄想要朕可以和棉产地那边说说,让他们稍微扩大一些种植,但是全种棉花去供给秦国不可能,人家还要种粮食。要不皇后你让天上再给咱们降下福祉,粮食收成高了就不需要种那么多,腾出来精力要多少棉花都可以!”

这个问题,群里早就讨论过了。

都觉得丰收三年已经够了,时间太长反而可能不太好。

本来底子薄的家庭也都趁着这三年屯了粮,再继续给他增产增成习惯了以后不好停,如果说百姓习惯了,觉得增产之后的才是常态,你后面要给他打回去他不闹吗?

“不是臣妾吝惜为您打这个申请,皇上想过没有,如果说种地的回报是最高,必然会有很多人停了手上的事回去种地,那样农业是搞好了,却抑制了其他行当。

种地的人太多每年收成太高粮食价钱慢慢也会降下来,这么一起一落还不如平稳发展,上天赐福本来也是救急不救穷的。

这棉花您能匀多少就匀多少吧,我让哥哥再想想其他办法,咱们往西乌多国那一片也是好种棉不好种粮,看看能不能跟他们收些。”

又一次套路皇后失败。

最惨的不是失败,而是他听了这段觉得有点道理。

要是他当皇帝的时候收成一直很好,以后光光登基了也很好,再到光光儿子当皇帝赐福没了怎么办?

过去那么长时间百姓可能早就忘了丰收是上天赐福来的,看到全国大减产别觉得他是德不配位……造反了怎么办?

“还是皇后想得周到,咱们现在的产量也还可以,暂时就这样吧。内兄要真想从乌多国买棉,那得从咱们大梁经过,回头朕给他弄个通行文书,方便过境。”

这话还像那回事。

冯念笑道:“皇上放心吧,回头我哥他们搞得好,有的是机会给您观摩学习。天下那么大,只秦国一家占不完市场,哥哥不会小气到藏着掖着不教您,只要您别惹他生气。”

从裴乾这儿约到一批,冯念感觉应该不够,纺纱织布的机器陆续出来的话,那效率太高了,还得打打乌多国的主意。

想到现在对棉花的需求,冯念就想起当初法希尔掉马被她保下送回乌多的事。

得亏她善良!

得亏她没让法希尔当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