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统帅之选(第3/5页)

他们需要的是金戈铁马,是浴血沙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改变几十年来文强武弱的局面。

宋飞虽然身在枢密院,官任枢密院前军司卫,但是一直以来,只是空有其名,枢密院使都是文官,这些武将们平日里只能是坐着空职而已。

除了天威大将军外,楚国最高的三个军事将领职位,那便是枢密院的前军司卫,中军司卫和后军司卫。

宋飞虽然职位甚高,在朝堂队列站在前端,可是一直以来,楚国太平安稳,他们这些军人,从来不会在朝堂上有什么发言权。

忍耐这么多年,终于等到了建功立业的机会,宋飞心中很是兴奋,闻听几个文人竟然不识抬举,兴奋之下,大出狂言。

“不可!”岚芜卿急忙道:“宋大人,那可万万不行。若真是用强,那事态可就更糟了,想挽回也挽回不了了。”

小皇帝皱着眉头:“丞相,那该如何去办?莫非朝廷还要看他们的脸色不成?”

岚芜卿道:“圣上,对这几个人,只能说服,不能用强。臣以为,可派出几名才识出众能言善辩的官员,前去拜访他三人,游说其中之利害,劝说他们出面,圣上亦可亲书三封信,细加抚慰,如此一来,他三人应该会为朝廷出力。”向薛破夜笑道:“薛侯爷,那辰隐先生是您的岳父,侯爷亦可修书前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想必会事半功倍。”

薛破夜道:“不瞒诸位,半个月前,本官便让夫人写了家信。”

岚芜卿眼中露出欣赏之色,道:“原来薛侯爷早就想到了这一点。”顿了顿,问道:“却不知辰隐先生可回信?”

薛破夜摇了摇头:“尚无回信。若有必要,回头我再亲自写一封信过去,劝说岳父。”

岚芜卿点头道:“如此甚好。”

小皇帝沉吟了一下,问道:“丞相刚才说过,要往泰州集结兵马,只是却不知由谁去统领?”

小皇帝虽然是轻描淡写地一问,但是谁都知道这一问的份量,朝臣们立时再次窃窃私语起来。

这次平叛雍州,看似是以一国敌一隅,但是谁都知道,大楚在重文轻武的大氛围下,兵士的战斗力实在很弱,最有战斗力的北镇军如今驻守边疆,防范北胡,那是动也不能动的。

雍州十万铁骑,一直以来保持着极强的训练,而且生活在西北的雍州起兵,饱经风沙,身体素质极强,个人战斗力更是如今大楚首屈一指,虽说是十万铁骑,但是若论起战斗力,绝对不比朝廷的二三十万大军要弱。

而且雍州起兵机能性快,更用勇猛之将率领,士气振奋,再加上西北戈壁盘地俱多,气候恶劣,风沙弥漫,一些主要防区亦是戈壁沙丘,更有几座大山环绕,无论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对于大楚其他各州的兵士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

要对付那样一支军队,可不是任何武将都能领兵对付的。

不但需要丰富的经验,无畏的决心,坚韧的意志,激扬的斗志,还需要用有行军布阵之才,当机立断的魄力,最为重要的是,要拥有提振士气的魅力和协调兵士的能力。

毕竟要集结各州行营大兵士组建平叛大军,大军是由各地官兵组成,大家有着不同的口音,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性格,要想将这一帮来自全国各地的兵士拧成一股绳,组成一个拥有强大战斗力的拳头,绝不是容易的事情。

除了这些硬性条件以外,对于朝廷来说,有一点是必须考虑进去的。

那就是忠诚度。

一直以来,大楚的国家政略,冷落了武将,武将们的心中少不得有些不敢挂在表面的怨愤之心,而雍州的政略恰恰相反,在那里,武人是受到极度尊崇的,所以武将是否会临阵倒戈,绝对是要考虑进去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