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背后发生的故事(第2/3页)

这几句话说得不卑不亢,将太湖石的事情轻轻遮掩了过去。

马指挥使心里跟明镜似的,以他的眼光自然知道这块太湖石绝对能入选花石纲,造作局和应奉局每年都要从南方收刮各种奇花异石,装入船中,十船为一纲,千里迢迢的运去东京。

“造作局和应奉局都是朱太尉管着,中间不知道捞了多少油水!这厮定然和朱太尉有手笔,回去须得好好查上一查。”

马指挥使心中想着,表面却丝毫不露出来,只是微微一笑,伸手下了一手,算是揭过此事。

“啊呀,马大人这手漂亮!”张都监见马指挥指不再追问,暗自松了口气,立刻马屁拍得响响的:“下官这条大龙眼看就要成型,这马大人这一手啧啧啧,这盘棋只怕是要输了。”

马指挥使嘿嘿一笑,生生受了这一拍:“你是不知道,皇城司清水衙门,平rì里没事就是下棋,自打进了皇城司,马某这棋艺突飞猛进!不过比起那几个老家伙,让我十目也是一个输。”

张都监拈了个棋子在手中,装腔作势了半天,一声叹息把棋子重新丢了回去,做出一副无步可下的姿态。

“马大人这棋东一手西一手的,极其飘逸,但气势磅礴,下官这点水平就不献丑了。”

听张都监这种说法,马指挥使大袖一挥,顿时把棋局搅了:“既然如此,那这局”

“下官输的心服口服。”

张都监收拾着残局,似乎无意间问道:“马大人此来,不会就是找下官下棋的吧?”

“当然不是。”马指挥使一本正经的轻轻摇头,但下一句话又叫张都监听不懂了。

“马某在东京呆着没意思,就干脆到处走走。孟州风景不错,正对马某胃口。”

孟州是什么鸟德xìng,张都监心中当然一清二楚,除了南边的黄河,能有什么风景?

同一条黄河,也从东京汴梁边上通过,巴巴的跑到孟州来看什么?

“马大人,这棋再下下官也是一个输字。”张都监收拾了棋局,干脆挑明了道:“大人有何见教,不妨直说。”

马指挥使嘿嘿笑了两声,尖尖的听起来甚是古怪:“你也是个直爽的,马某就说了罢。”

“下官洗耳恭听。”

看着毕恭毕敬的张都监,马指挥使笑道:“只不过是一桩私事,要都监帮忙了。”

“下官何德何能,马大人有何事情,尽管吩咐。”

张都监听到“私事”二字,顿时来了jīng神。

既然不是公事,那就好办了。

要人出人,要钱给钱。如果能就此搭上马指挥使的路子,对自己官途有不小助力。

但接下来马指挥使的问题,让张都监心头一沉:“都监在孟州,可听得景阳chūn这名字?”

问的自然不是酒,而是酒后面的事情。

“下官曾听说过。”张都监心里雪亮,但还是决定先试探试探:“此酒似乎产自清河县,当地有一景阳冈,想必是和此地名有关。”

“那么说孟州有卖的?”

“没有。”张都监一口否决:“此酒口口传诵,似乎小有名气,但孟州离那清河县路途遥远,并未有酒商贩卖至此。”

马指挥使一付惋惜的样子:“可惜啊可惜,东京汴梁也没得卖。马某之前去清河县办一桩公事,偶尔饮过此酒,那等滋味从此再难忘怀。”

“听说当地酒商要准备贩卖到东京去,马某左等右等,也是不来。”马指挥使慢慢说着,眼睛却没有离开张都监的脸上:“张都监,你说这是为什么?”

张都监心头打鼓,那批景阳chūn被截下来的事情自己是清楚的,而且为了酿酒的方子,叫施恩去梁山寻访西门庆,也是自己拍板的。

这西门庆和马指挥使什么关系,居然能让马指挥使巴巴的从东京跑出来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