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瓷韵流风 第三〇九章 回应(第2/4页)

她的意思说得很明白了,林沐风与皇上的关系之铁是你不能想象的,林沐风做事向来稳妥,他绝不会冒着被皇上猜忌的危险做一些蠢事——除非他另有所谋,作为西域南道都督府的副都督,你适当的进言是会获得皇上地欣赏,但不能太过,太过反而就会让皇帝认为你居心险恶,迁怒于你。

沈若兰这番话也是有所指的:孙子含前不久,接连向皇上和朝廷上书,历数林沐风的什么三大罪状,强烈要求朝廷处罚林沐风。在一封奏折中,他甚至要皇帝撤换林沐风,另派员前往西域主持西域事务。

林沐风明知他如此,但根本就不在乎。沈若兰看在眼里,不由为孙子含担了几分心思:她实在是不愿意看到一个忠肝义胆、有所作为的好官因为这种事情被罢官。

孙子含呆了一呆,原地沉吟起来。他虽然耿直,但却不是傻子,十多年的宦海沉浮,他焉能不知这官场中的“道道”。半晌,他回头来望向了吐鲁番那高大地城墙,心头略感凝重:难道,皇上居然对这诚靖王信任到如此程度?还是?

落日西斜。他站在那里思量着,这个时候,吐鲁番绿洲的边缘处,烟尘四起,雷鸣般的马蹄声渐行渐远。他知道明军终于开始要向察合台人展开进攻了,或许在不久之后,这西域的万里疆土就全部划归大明版图了。

一念及此,他心中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使命感勃然而生,转瞬间取代了各人的荣辱升迁。

……

孙子含的数封急奏几乎是与徐辉祖同时抵达京城。当徐辉祖回京后地第二日一早上朝参加朝会时,大明朝廷上下为此正哗然一片。除了少数一些深知林沐风为人品行的文武大臣。保持沉默之外,大多数臣子都义愤填膺地要求朱允炆严惩林沐风的胆大妄为。甚至还有人指出,林沐风居功自傲无视朝廷和皇上,理当罢官免爵。

君是君,臣是臣,无论功劳再大,也是臣子。要恪守臣子地本分。不请旨擅自诛杀哈密王和瓦刺汗,这种做法已经触及了大明臣子地忠君底线。即便是徐辉祖和方孝孺。也觉得林沐风所为不妥。

朱允炆面色沉静,坐在龙椅上,听着群臣鼎沸,一无所动。

良久,他才摆了摆手,起身缓缓道:“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诸位臣工,这个道理你们不知吗?西域与京师山水路遥,来去万里,假如事事都要奏请朕批准,贻误军机怎么办?此事不必再议,诚靖王有功无过——西域一战定鼎,中山王居功甚伟。来人,传朕的旨意。赐左丞相、中山王徐辉祖免死金券,册封中山王府世子徐明旭为当阳郡王。”

徐辉祖地官爵已经到了人臣地顶峰,无法再封赏了,只好恩及他的儿子。

徐辉祖陡然一惊,急急跪倒在地,连声高呼。“臣请皇上收回成命,臣为皇上解忧,为朝廷领军乃是本分——犬子年幼,不敢当皇上郡王之封。”

朱允炆朗声一笑,“中山王在西域一战功成,漠北和鞑靼草原尽归我大明所有,这等盖世功绩,朕岂能不褒奖?朕要是不褒奖,岂能对得起为朕、为大明浴血奋战地三军将士!来人,再传朕的旨意。速速遣使赶往西域犒赏大明西征大军。”

……

……

朝廷的非议虽然在朱允炆的强力压制下渐渐平息。但其实每个人心里都还在揣测:作为一个帝王,皇上难道就真的对此毫无芥蒂?没有人相信。包括朱允炆身边的贴身太监孟良。

朱允炆行走在幽静的宫道上,突然停下脚步,淡淡一笑,“孟良,你以为,诚靖王何以会做出如此罔上行举?”

孟良心里一颤,低低道:“皇上,奴才不懂。不过,在奴才看来,诚靖王一向忠君守礼,此次大概是做事有些急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