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瓷韵流风 第三〇三章 三十铺(第2/4页)

“不要怪他们是墙头草,因为他们没有抗拒大风的实力。”这句话是林沐风的原话,但这句话从沈若兰的嘴里说出来,似乎就有些变了味道。

徐辉祖没有明白,也想不明白。他回头来瞥着与自己女儿徐昭雪盈盈站在一起的,身穿青衣劲装的沈若兰,眉头皱的更紧了,“若兰侄女,诚靖王这些话我不懂。不过,这些胡人是些反复无常地小人,他日本王平定西域,必将这些鄙薄小人押解往京师,让皇上统统斩之。”

林沐风为什么要坚持让自己地妻子沈若兰随军而来,起初徐辉祖还非常不满意、不理解。但后来,他才慢慢明白,如果要是没有沈若兰的存在,他地军队进入西域后就像聋子和瞎子,摸不着方向。

前几天在阳关的时候,沈若兰就利用林家的“人际网络”,通过大明瓷行以及林家产业在西域的分号获得了西域南道的最新情报:瓦刺人虽然尽占西域南道诸国,但大明都督府的大旗却一直飘扬在吐鲁番的上空丝毫未倒。

“王爷,我家夫君说过。胡人善变这是本性,大明要占据西域,必须要依靠胡人。如果要想让胡人不背叛,只有大明的实力强大,强大到他们不敢反叛地地步。”沈若兰上前一步,小声道:“若兰得到消息。背叛朝廷的哈密王贴果儿目前带着百余名侍卫离开哈密城,去了北面的雪山上。若兰想……”

沈若兰想要做什么。徐辉祖心知肚明。徐辉祖知道沈若兰具有一身不凡的武艺,也知道她手下有不少厉害的护卫高手,但还是连连摇头,“不行,瓦刺和察合台大军10万当前,贤侄女虽然武艺不凡,但却不能突入敌后。一旦事有不测,你有个三长两短,让本王如何跟皇上、跟诚靖王交代?”

沈若兰笑了笑,也没再说什么。她自有她的主意,她想做的事情,除了林沐风之外,没有人能左右她地心性。何况,在大军中。她不过是“客卿”的身份,是徐昭雪地“伴当”,完全可以不听徐辉祖的军令自主行事。

……

“河以套名,主形胜也。河流自西而东,至灵州西界之横城,折而北。谓之出套。北折而东,东复折而南,至府谷之黄甫川,入内地迂回二千余里,环抱河以南之地,故名曰河套。”

有民谚云,“黄河百害,唯富一套”。建文2年的春天,林沐风踏上了这一片土地。他惊讶地发现,大明时代的河套地区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荒凉。非但不荒凉。反而生机勃勃土地肥沃民生富裕,是西北一带难得一见的鱼米富庶之地。

三十铺是一个小镇。巍巍大青山下。这是一片背靠大明宁夏属地面向大草原,与鞑靼接壤,鞑靼商人与中原汉人贸易往来的集散地,虽是小镇,但论起繁盛,丝毫不亚于内地一座普通地县城。归灵州府管辖的这座城镇,因镇上有30座大型商铺而得名三十铺。

正午时分,数十骑护卫着几辆马车缓缓来到镇外。

数十个身材魁梧的壮汉簇拥着几个华服男女,还有一个身着胡服的中年肥硕男子,缓缓向镇内行去。春风送暖,镇上行人如织,到处可见来自于大明和鞑靼的商客,形色匆匆又面带喜色。

林沐风慢慢停下脚步,打量着四周的情形,不禁讶然道:“没想到这边塞小镇居然如此繁华,令人匪夷所思,不敢相信。”

他的身边,那个虽然面容普通的华服青年女子闻言冷笑道:“有什么想不到地,这地方是贸易集散之地,商客云集,本地人都因此得利。你看看,这满大街都是做买卖的,反而是镇外那些田地都荒废了。”

林沐风淡淡一笑,回头瞥了她一眼,心里暗暗摇头。这个操蛋女人,明明是已经认赌服输了,但时不时还是忘不了在言语上“报复”自己两句。这自出得京师一路行来,林沐风自问已经牢牢占据了她的身心,可这个女人仿佛只有在床上才能显得温柔乖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