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官商之路 第一四五章 御书房(第2/3页)

“回皇上,是温水煮青蛙。”林沐风也起身躬身道。

“不错,不错,这个典故很好,很妙。”朱元璋赞许的投过一瞥,“日后,你就用此等典故对允汶细加开导……”

朱元璋地目光落在墙壁上的一幅画上,目光游离着,“朕知道,时下有不少臣子包括允汶在内,都在私底下抱怨朕广为封赏皇子为各地藩王,造成了今日之藩王尾大不掉的局面,为大明江山留下了隐患……可是,朕的心思他们不懂。林沐风,你懂朕的心吗?”

熟知这段历史的林沐风心里跟明镜似的,朱元璋儿子甚多,他之所分封诸王,要说没有私心,那是不客观的,但要说是全部出于私心,那就很是偏颇。他定了定神,朗声回道:“皇上,沐风知道皇上分封诸王,意在安定塞疆,确保大明江山万年永固,而并非是为了让皇子们逍遥自在,坐享富贵!”

朱元璋眼前一亮,紧紧盯着林沐风,淡淡道:“此话怎讲?”

“皇上,诸王分封之地,多数在边疆塞外之地,如秦王,燕王,太原、大同、北平,这些都是我大明的边疆屏障。如果皇上有意恩赏皇子,大可以将皇子分封在江南等富庶之地。”林沐风微笑着道。

朱元璋深深地望着林沐风,猛然击掌,长叹一声,“朕之苦心,满朝上下无一人能知,只有你识得朕的良苦用心!无数肱骨老臣,不尽功臣名将,倒还不如一个少年孺子,朕之心痛遗憾如斯!”

林沐风赶紧躬身,“皇上,沐风浅见……”

“朕老了,所以朕有些迫不及待了……”朱元璋霍然转身,走回座椅上坐下,大声道:“允汶,你出来!”

朱允汶从屏风后面转过身来,跪倒在朱元璋案前,“孙儿见过皇祖父!”

“允汶,朕跟林沐风所言,你可听清楚了?”朱元璋叹息道。

“孙儿惭愧,皇祖父地教诲,孙儿今后当牢记在心!”朱允汶面色涨红,小声回道。

“林沐风,你过来!”朱元璋摆了摆手,“你且在朕地面前,拜过允汶!”

林沐风闻言只得过来,跪倒在朱允汶跟前,“沐风拜见皇太孙殿下!”

“林沐风,你且记住,自今晚起,你便是允汶的臣子,恪守你地誓言,朕保你林家子子孙孙永享富贵。否则,朕绝不饶你!”朱元璋厉声道。林沐风听了却心里暗笑,你要是死了怎么不饶我?

“皇上,沐风自当为皇太孙殿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林沐风无奈的表着忠心,重复着这已经重复了好几遍的“誓言”。

……

林沐风当晚被恩准留宿东宫。一连十几天下来,他一直被朱元璋命令留在宫中,与朱允汶一起谈天说地,谈文论武,品茶作画。天渐渐冷了下来,又是一年冬季到来,眼看着这山东乡试(改期后的)迫在眉睫,可朱元璋还是没有放林沐风出宫回山东参加乡试的想法,朱嫣然心里十分焦急,就连朱允汶也有些诧异。皇祖父摆明了是要林沐风入朝辅佐自己,但他如果不参加科考何以入朝为官呢?

终于有一天,朱嫣然再也忍不住,跑去朱元璋的御书房里“提醒”了一回,但朱元璋却是笑而不语。朱嫣然没有办法,悻悻的又跑到东宫,要朱允汶再去“提醒”。在她的“鼓吹”下,朱允汶也跑了一趟,可惜,朱元璋依旧是没有任何“开窍”的迹象。

朱元璋意欲何为?谁也猜不出来。即便是林沐风,也摸不着头绪。当然,对于他来说,也只能默默等待。

还有一个月就要过年了。

……

这一日早起,林沐风暗暗一笑,心道,是时候了,大明瓷行的南京总行就在这几日可以开业大吉了。他早早的等候在了东宫的大殿门口。他知道,朱允汶甚是勤勉,每日红日初升,他便会召自己在大殿谈论国事和诗文。